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研究
本文關鍵詞: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被”字句 “被XX”結構 對外漢語 偏誤 教學設計
【摘要】:“被”字句是漢語中非常重要并具特色的一種動詞謂語句,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本文面向對外漢語教學,對“被”字句進行多角度研究。第一,從“內部”與“外部”兩個視角,對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的本體進行研究。在“內部視角”研究中,從“被”字句中“被”字的性質,“被”字的結構特點兩方面進行闡述,并得出結論。本文更傾向于“被”字句中的“被”字為介詞,并提出了四點理據(jù)對觀點予以支撐。在“外部視角”研究中,詳細分析了“被”字句同其他句式的相互轉換條件以及“被”字句與“把”字句、“被”字句與被動句的關系,分析了“被”字句與其他句式的異同,并挖掘其相互轉換的條件限制。第二,我們對留學生非常喜歡使用,但是常常用錯的現(xiàn)代漢語流行語“被XX”結構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從內因外因兩方面對“被XX”結構的產生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從“被XX”結構的語義非常規(guī)化以及“被XX”結構的組合非常規(guī)化兩方面對“被XX”結構與一般“被”字句進行了比較。第三,基于對國家漢辦漢語水平考試部編寫的《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以及同樣是國家漢辦編寫的《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長期進修教學大綱》和《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教學大綱》的分析與研究,并結合對外漢語教學的主流教材《漢語教程》、《新實用漢語課本》、《博雅漢語》、《發(fā)展?jié)h語》的考察,對教材中的對“被”字句講解與“被”字句在練習中的設置情況進行了分析。第四,從留學生習得“被”字句過程中出現(xiàn)偏誤的調查與分析、留學生習得“被”字句的偏誤類型分析以及留學生習得“被”字句的偏誤產生原因分析三大方面對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的偏誤進行調查分析。最后,針對目前對外漢語教師教授“被”字句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進行了調查,根據(jù)調查結果,我們提出了相應的“被”字句教學設計方案,并提出了針對“被”字句的教學策略及建議。
【關鍵詞】:“被”字句 “被XX”結構 對外漢語 偏誤 教學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4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緒論9-15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9-12
- 三、語料來源12-13
- 四、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關于“被”字句的本體研究15-32
- 第一節(jié) 著眼于“被”字句內部視角的研究15-22
- 一、關于“被”字句中“被”字的性質問題15-19
- 二、“被”字句的結構特點19-22
- 第二節(jié) 著眼于“被”字句外部視角的研究22-26
- 一、“被”字句與被動句的關系22-23
- 二、“被”字句與“把”字句的關系23-25
- 三、“被”字句同其他句式的相互轉換25-26
- 第三節(jié) 關于現(xiàn)代漢語流行語“被XX”結構的討論26-30
- 一、“被XX”結構產生的原因27-28
- 二、“被XX”結構與一般“被”字句的比較28-30
- 本章小結30-32
- 第二章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被”字句研究32-43
- 第一節(jié) 對外漢語語法大綱中的“被”字句32-35
- 一、《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中關于“被”字句與被動句的語法項目考察32-33
- 二、《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長期進修教學大綱》中關于“被”字句與被動句的語法項目考察33
- 三、《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教學大綱》中關于“被”字句與被動句的語法項目考察33-35
- 第二節(jié) 常用的對外漢語教材中對“被”字句的處理35-40
- 一、“被”字句在教材中的講解35-38
- 二、“被”字句在練習中的設置情況38-40
- 第三節(jié) 對外漢語教師對“被”字句的處理40-41
- 一、針對一線教師的“被”字句教學情況調查40
- 二、調查結果分析40-41
- 本章小結41-43
- 第三章 留學生習得“被”字句的偏誤調查及偏誤分析43-62
- 第一節(jié) 留學生習得“被”字句的調查與分析43-48
- 一、調查的方法及目的43
- 二、調查問卷的內容及調查對象43-46
- 三、關于“偏誤”的標準確定46
- 四、“被”字句調查問卷中偏誤率的調查與分析46-48
- 第二節(jié) 留學生習得“被”字句的偏誤類型分析48-57
- 一、遺漏偏誤49-51
- 二、誤加偏誤51-53
- 三、誤代偏誤53-55
- 四、錯序偏誤55-56
- 五、雜糅偏誤56
- 六、“被XX”結構語義偏誤56-57
- 第三節(jié) 留學生“被”字句偏誤產生的原因分析57-60
- 一、母語負遷移造成的影響57-58
- 二、目的語負遷移造成的影響58-59
- 三、學習策略及文化因素影響造成的偏誤59-60
- 本章小結60-62
- 第四章 對“被”字句教學的教學設計62-71
- 第一節(jié) 對“被”字句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調查分析62-66
- 一、調查目的及調查方法62
- 二、調查對象及調查結果62-64
- 三、對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64-66
- 第二節(jié)“被”字句的教學設計66-70
- 一、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66
- 二、教學目標分析66
- 三、“被”字句教學設計案例66-70
- 本章小結70-71
- 結語71-73
- 參考文獻73-77
- 附錄一77-81
- 附錄二81-83
- 致謝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波;語篇層面的“被”字句及其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殷相印;《駱駝祥子》“被”字句定量分析[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2期
3 周紅;論“被”字句的反向致使性與句式特征[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石田琢智;;試論“被”字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5 辛承姬;;包含有連動關系的“被”字句[J];漢語學報;2005年01期
6 潘文;;“被”字句的語體差異考察[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張云峰;;《型世言》特殊“被”字句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8 黃月圓;楊素英;高立群;張旺熹;崔希亮;;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被”字句習得的考察[J];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02期
9 安豐存;;再論漢語“被”的句法地位及“被”字句[J];漢語學習;2007年01期
10 聶鴻英;;“由”字句、“被”字句之比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繼超;高月麗;;“被”“把”同現(xiàn)句與“被”字句比較研究[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許小星;亢世勇;;基于標注語料庫的“被”字句語義分析[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柯航;;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的HNC分析[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周靜;;從三結合角度看對外漢語句式教學——以“被”字句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單士兵;告別2009 期待送走“被時代”[N];潮州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樸鄉(xiāng)蘭;近代漢語表使役與表被動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大學;2010年
2 丁勇;元代漢語句法專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金御真;漢語被動表示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德鵬;“被”字句在法律語體中的分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武秋Y,
本文編號:972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7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