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反義語素合成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23:12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反義語素合成詞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反義語素 合成詞 對外漢語教學


【摘要】:反義語素合成詞是指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單音節(jié)語素組成的并列式合成詞,歷史悠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由于其在詞匯、語法、修辭上的復雜性和其背后所蘊含的濃厚的文化特質(zhì),反義語素合成詞成為了現(xiàn)代漢語中一個復雜又有趣的特殊類別,具有研究價值。 本文首先系統(tǒng)地統(tǒng)計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和“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反義語素合成詞,結(jié)合反義語素合成詞在“CCL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頻率,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反義語素合成詞劃分為基礎型和提高型兩個級別,并且將基礎型反義語素合成詞作為本文的研究重點。 其次,從構(gòu)詞語素的類型、詞義構(gòu)成和語素次序角度,對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語素進行分類考察。構(gòu)詞語素的類型主要從語素意義類型、語素語法性質(zhì)、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詞性與其參構(gòu)語素的詞性之間的關(guān)系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根據(jù)反義語素合成詞詞義構(gòu)成將詞義與語素義的關(guān)系分為直推型和擴展型兩種,其中直推型的反義語素合成詞又可分為加合和偏義類型;擴展型的反義語素合成詞主要通過概括、引申、轉(zhuǎn)喻的方式形成。從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語素次序角度將反義語素合成詞分為調(diào)序和義序兩種類型,并對語素排序的制約因素進行探析。 最后,對當下反義語素合成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進行描述,根據(jù)反義語素合成詞的特點從詞匯意義、語法意義、色彩意義和民族文化背景方面分析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并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關(guān)鍵詞】:反義語素 合成詞 對外漢語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2
  • 0.1 選題的緣由7
  • 0.2 反義語素合成詞研究概述7-11
  • 0.2.1 反義語素合成詞研究現(xiàn)狀7-10
  • 0.2.2 反義語素合成詞教學策略研究現(xiàn)狀10-11
  • 0.2.3 前人研究中有待完善之處11
  • 0.3 語料來源11-12
  • 第1章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反義語素合成詞提取12-20
  • 1.1 反義語素合成詞統(tǒng)計12-14
  • 1.1.1 反義語素合成詞的界定標準12-13
  • 1.1.2 考察范圍13-14
  • 1.2 語料分析14-16
  • 1.3 反義語素合成詞分級16-19
  • 1.4 小結(jié)19-20
  • 第2章 反義語素合成詞構(gòu)詞語素組合考察20-27
  • 2.1. 反義語素的意義組合類型20-22
  • 2.1.1 極性反義20-21
  • 2.1.2 互補反義21
  • 2.1.3 反向反義21-22
  • 2.1.4 假性反義22
  • 2.2 反義語素的語法性質(zhì)分類22-27
  • 2.2.1 反義語素合成詞內(nèi)部前后兩個語素間的詞性關(guān)系22-23
  • 2.2.2 反義語素合成詞與其構(gòu)成語素的詞性關(guān)系23-27
  • 第3章 反義語素合成詞詞義和語序的考察27-38
  • 3.1 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詞義構(gòu)成27-32
  • 3.1.1 直推型27-29
  • 3.1.2 擴展型29-30
  • 3.1.3 特殊類型30-32
  • 3.2 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語素次序及制約因素32-38
  • 3.2.1 調(diào)序32-34
  • 3.2.2 義序34-36
  • 3.2.3 影響詞序的制約因素36-38
  • 第4章 反義語素合成詞與對外漢語教學38-44
  • 4.1 反義語素合成詞的教學現(xiàn)狀38-39
  • 4.2 反義語素合成詞學習的難點分析39-41
  • 4.3 教學建議41-44
  • 結(jié)語44-45
  • 附錄45-54
  • 參考文獻54-58
  • 致謝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梅枝;;從《論衡》看“反義連文”[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馬真;先秦復音詞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3 劉叔新;;論反義辭典的編纂原則[J];辭書研究;1991年02期

4 魏達純;《顏氏家訓》中反義語素并列雙音詞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01期

5 段益民;略論“有字句”和單音反義形容詞[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6 陳偉武;論先秦反義復合詞的產(chǎn)生及其偏義現(xiàn)象[J];古漢語研究;1989年01期

7 武文杰;徐艷;;論“對”與“錯”的不對稱分布[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8 黃超洪,段益民;漢語語法制約規(guī)律和單音反義形容詞的語法規(guī)約[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9 王樹齋;漢語復合詞詞素義和詞義的關(guān)系[J];漢語學習;1993年02期

10 曹秀玲;漢語“這/那”不對稱性的語篇考察[J];漢語學習;2000年04期



本文編號:8233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233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64a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