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同音易混字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06:45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同音易混字教學研究
【摘要】:國內外漢語教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漢語習得者幾乎一致認為,漢字教學是第二語言漢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音易混字教學則是難點中的難點。對外漢語教學界對漢字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大綱形近字分類及其教學方法上,,忽略了同音字、近義字和異形異義字對漢語習得的影響,對同音易混字的習得現(xiàn)狀和偏誤原因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結合HSK北語動態(tài)語料庫對《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中2905個漢字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初步確定了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習得者容易混淆且讀音相同的133組289個同音易混字。從字形、字義出發(fā)將其歸為同音近形異義字、同音異形近義字、同音近形近義字和同音異形異義字四類。以問卷調查和語料分類分析的形式考察了當前同音易混字的教學與習得情況,對其偏誤產生的原因進行全面考察,考察發(fā)現(xiàn),漢字的常見度、漢字的復雜度、字義的相似性和詞義的模糊性都會影響同音易混字的習得效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同音易混字教學應遵循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對外漢字教學 同音易混字 偏誤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緒論8-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8-9
- 1.2 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9-13
-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13-15
- 第2章 同音易混字的統(tǒng)計和分類15-25
- 2.1 同音易混字的定義15-16
- 2.2 大綱中的同音易混字考察16-18
- 2.3 同音易混字的分類18-25
- 2.3.1 同音近形近義易混字19
- 2.3.2 同音近形異義易混字19-22
- 2.3.3 同音異形近義易混字22
- 2.3.4 同音異形異義易混字22-25
- 第3章 同音易混字習得情況及偏誤原因分析25-38
- 3.1 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分析25-29
- 3.1.1 調查對象和內容25-26
- 3.1.2 調查設計26-28
- 3.1.3 調查結果分析28-29
- 3.2 同音易混字習得現(xiàn)狀分析29-34
- 3.3 同音易混字偏誤產生的原因34-38
- 3.3.1 漢字的常見度35-36
- 3.3.2 漢字的復雜度36
- 3.3.3 字義的相似性36-37
- 3.3.4 詞義的模糊性37-38
- 第4章 對外漢語同音易混字教學原則和方法38-46
- 4.1 對外漢語同音易混字教學的原則38-41
- 4.2 對外漢語同音易混字教學的方法41-46
- 結語46-48
- 參考文獻48-50
- 附錄 A 大綱同音易混字錯誤和別字情況統(tǒng)計50-57
- 附錄 B 學生問卷調查表57-58
- 附錄 C 老師問卷調查表58-59
- 致謝59-60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研究成果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繼娥;形近字簡化分化過程的探討[J];涪陵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2 施正宇;外國留學生字形書寫偏誤分析[J];漢語學習;2000年02期
3 李大遂;;關系對外漢字教學全局的幾個問題[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楊憲澤;談文蓉;劉玉萍;張楠;殷鋒;;漢語同音字和多音字處理方法研究[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2期
5 王火;略談形近字[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6 王笑然;;對外漢語漢字教學的難點問題探析[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7 朱習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同義同音異形詞小議[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8 肖奚強;;外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2期
9 柳燕梅;江新;;歐美學生漢字學習方法的實驗研究——回憶默寫法與重復抄寫法的比較[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1期
10 高家鶯;范可育;;建立現(xiàn)代漢字學芻議[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本文編號:7114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14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