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漢英數(shù)字聯(lián)想義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0 16:17

  本文關鍵詞:漢英數(shù)字聯(lián)想義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數(shù)字除了表示精確數(shù)量的本義之外,還有其它多種意義范疇的聯(lián)想義。本文從吉與兇、多與少、異與同、始與終、和諧與不和諧等聯(lián)想義出發(fā),比較了漢英數(shù)字聯(lián)想義的異同,并探討造成漢英數(shù)字聯(lián)想義不同的原因,以避免漢英翻譯中的文化沖突,使人們在二語習得中減少因聯(lián)想義的不同而造成的錯誤認識,為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英互譯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湖北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師范學院文學院;
【關鍵詞】數(shù)字 漢語 英語 聯(lián)想義
【分類號】:H03
【正文快照】: 現(xiàn)實生活中客觀事物的本身難以精確地概括,事物的類屬邊界或性質狀態(tài)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造成了概念邊界的不明晰性。[1]當人們根據(jù)某個事物的形象特征產生眾多的聯(lián)想時,某個詞語便產生眾多的聯(lián)想義。在不同的傳統(tǒng)文化心理和社會習俗的影響下,不同民族對同一事物產生了不同的聯(liá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運香;;漢英數(shù)字中的國俗語義解析對比[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傅平;;漢英數(shù)字文化觀比較[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春燕;上義詞與下義詞的選用[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2 胡健;試論模糊語義的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3 劉國忠;隱喻與跨文化交際[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4 劉艷;淺析英語中語境對意義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5 周海鴻;;《紅樓夢》前八十回匾額翻譯中的超額和欠額現(xiàn)象[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6 張小紅;;語言背后的鏡子——簡析預設在語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層特征[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李先華;;唐詩詞語隱含義個案考察及相關問題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高紅云;雙關中歧義的妙用[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9 陳芙蓉;試論語境中的語義理解[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洪流;Collocation的語篇銜接功能[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婷玉;;原型理論在英語學習型詞典釋義中的應用——以《牛津高階英語學習詞典》(第八版)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金明;;對英漢“文化限定詞語”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丁悅;;對Bread一詞的語義和文化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儲常勝;;語言與文化——淺析中英習語的文化差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李傳芳;;EGP詞義石化對ESP詞匯學習的負遷移——基于對商務英語英漢翻譯的實證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張煜;;《楚辭》的英譯比較研究——以《九歌山鬼》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韓杰;;諺語中的數(shù)詞對舉現(xiàn)象[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羅琳;劉金鳳;郭嘉偉;亢世勇;姜嵐;;漢語文本蘊涵庫的設想與實現(xiàn)[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冀芳;濟寧方言義位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楊一飛;語篇中的連接手段[D];復旦大學;2011年

8 崔智英;電視訪談的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金智妍;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意義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金寶榮;漢語指示語及其篇章銜接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潔;賽、沙《水滸傳》英譯本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對比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黃雪;俄漢語詞匯理據(jù)性對比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姚雅寧;漢語“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駱忠武;外交歧義:特點及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魏春妮;“一樣”結構的語義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伍凌;“可是”的虛化及三個平面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吳元珍;英語層級反義詞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蓉梅;語境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盧艷艷;動詞“打+N”的語義語法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湯庭華,蔡新芝;試論中西方數(shù)字文化[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7期

2 李富敏;李思源;;從數(shù)字喜忌中看中西方文化差異[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3 李潤潤;;從數(shù)字習語看中西文化差異[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曹容;;中西數(shù)字的文化觀比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滿;謝琳琳;;漢英數(shù)詞修辭功能對比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8年S1期

2 張燕來;漢語數(shù)字的稱說[J];漢語學習;2002年05期

3 歐陽雙龍;;英語和漢語中習用性比喻的對比分析[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王芳;;淺析漢英語言中顏色詞語的象征意義[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5 黃如;;試析中英顏色詞的文化語義內涵[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6 康琳;思維定勢造成漢英語言差異例析[J];唐山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7 任新山;李會琴;;英漢語概念隱喻體系的異同[J];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張莉,趙玉閃;英漢語音系統(tǒng)比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9 李茂林;試論文化背景對翻譯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年06期

10 余玲;;論漢英類比構詞異同[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葉丁;;英語與漢語中的性別差異[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魏在江;;英漢情態(tài)隱喻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林娜;;中英恭維語之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凌德祥;;東方文明古國的振興與漢語走向世界[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5 魏志成;;漢英語言關系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陸丙甫;;全球化和漢語的優(yōu)化[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7 蘇寶榮;;漢語“副+名”現(xiàn)象的語義、語法分析與認知基礎[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王瑋;蔡蓮紅;周同春;;表述漢語重音的屬性參數(shù)研究[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聶亞寧;;論漢語中“水”的動態(tài)意義及隱喻概念[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10 馮勇強;初敏;賀琳;呂士楠;;漢語話語音節(jié)時長統(tǒng)計分析[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振國;“英語螞蟻”和“漢語長堤”[N];人民日報;2009年

2 傅振國;300年后漢語會消亡嗎?[N];文匯報;2010年

3 南周;推奧運英語不如推奧運漢語[N];今日信息報;2007年

4 許曦明;苦澀譯果的反思[N];文藝報;2005年

5 記者 徐岳;在中國“重英語輕漢語”,是種尷尬的現(xiàn)象[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6 本報高級編輯 傅振國;漢語,為你歡喜為你憂[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7 本報記者 黃悅平 通訊員 涂萍 徐春梅 張炎;一群洋學生 韶城學漢語[N];韶關日報;2010年

8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釗;大家都來學漢語[N];科技日報;2009年

9 文字學博士 羅紅昌;“漢語四六級”是急功近利[N];東方早報;2011年

10 劉會然;保衛(wèi)漢語[N];云南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云霞;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的經濟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宗世海;漢語話語中誤解的類型及其因由[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年

3 陳家旭;英漢隱喻認知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馬樂東;作格結構的功能分析及其在漢語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姜美玉;漢語口誤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魏在江;英漢語篇連貫認知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解海江;漢語編碼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鄧云華;漢語聯(lián)合短語的類型和共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雒自清;語義塊類型、構成及變換的分析與處理[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聲學研究所);2004年

10 莫愛屏;漢語話語中推理照應的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洋;英漢模糊類標識符對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瑾程;從文化角度論英漢語中的性別歧視[D];福州大學;2006年

3 劉保春;中西問候語跨文化語用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焱;關于英漢方言與標準語接觸的比較研究[D];魯東大學;2007年

5 王萱;英漢稱贊語回應策略跨文化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夏艷;漢英補語對比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李英霞;英漢進行體的對比研究:從概念轉喻與語義壓制的角度[D];東華大學;2009年

8 謝筱莉;英漢語比較結構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秀萍;中國的初中雙語教學—問題和解決方法:案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周鳳娟;英漢語言中性別歧視的對比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漢英數(shù)字聯(lián)想義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4391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391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32b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