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說動詞“說”/“講”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8 22:41
動詞“說”、“講”作為言說動詞中的上位詞,在我們的社會交際活動中廣為使用,同時隨著全球漢語熱的不斷加深,它們也成為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側重點。近年來,雖然學者們對言說動詞的研究不斷深入,但其研究的范圍主要局限于言說動詞的本體研究和與其相關的從屬性研究,有關言說動詞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卻鮮有學者涉及。本文從言說動詞“說”、“講”的本體研究出發(fā),主要探究作為言說動詞的“說”、“講”的句法、語義特征及其虛化類型。之后通過檢索HSK語料庫的方法,對留學生有關言說動詞“說”、“講”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的系統(tǒng)分析進一步得出了比較客觀的研究結論。最后,基于本文前幾章的結論主要探究了言說動詞“說”、“講”的偏誤情況,并針對相關的偏誤分析,試圖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期促進外國學習者更好地學習和應用漢語的這一特殊的詞類,對言說動詞的對外漢語教學共現(xiàn)綿薄之力。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言說動詞研究概觀
1.1.1 動詞研究體系下的從屬性研究
1.1.2 言說動詞的共時研究
1.1.3 言說動詞的歷時研究
1.2 研究的目標、意義和方法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意義
1.2.3 本文擬采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3 語料的選擇和使用
第二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句法、語義特征及其虛化
2.1 “說”、“講”的句法、語義特征
2.1.1 施事論元的形式及其語義特征
2.1.2 受事論元的句法功能
2.1.3 與事論元的句法特征
2.2 言說動詞“說”、“講”的虛化
2.2.1 從言說動詞到話語一語用標記
2.2.2 從言說動詞到標句詞
2.2.3 從言說動詞到話題標記
2.2.4 從言說動詞到從句標記
第三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偏誤類型及其成因
3.1 留學生使用“說”、“講”的偏誤分析
3.1.1 “說”、“講”的遺漏偏誤
3.1.2 “說”、“講”的誤加偏誤
3.1.3 “說”、“講”的混用偏誤
3.1.4 “說”、“講”的書寫偏誤
3.2 留學生使用“說”、“講”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
3.2.1 語際遷移
3.2.2 語內(nèi)遷移
3.2.3 對外漢語教師的影響
3.2.4 教材及詞典釋義的影響
3.2.5 學習者自身的因素
第四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探討
4.1 加強言說動詞“說”、“講”的本體研究
4.2 注重對比研究和偏誤分析
4.3 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4.4 創(chuàng)新詞匯教學方法
4.5 提高教材的科學性
4.6 加強學習者的自我學習意識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4628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言說動詞研究概觀
1.1.1 動詞研究體系下的從屬性研究
1.1.2 言說動詞的共時研究
1.1.3 言說動詞的歷時研究
1.2 研究的目標、意義和方法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意義
1.2.3 本文擬采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3 語料的選擇和使用
第二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句法、語義特征及其虛化
2.1 “說”、“講”的句法、語義特征
2.1.1 施事論元的形式及其語義特征
2.1.2 受事論元的句法功能
2.1.3 與事論元的句法特征
2.2 言說動詞“說”、“講”的虛化
2.2.1 從言說動詞到話語一語用標記
2.2.2 從言說動詞到標句詞
2.2.3 從言說動詞到話題標記
2.2.4 從言說動詞到從句標記
第三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偏誤類型及其成因
3.1 留學生使用“說”、“講”的偏誤分析
3.1.1 “說”、“講”的遺漏偏誤
3.1.2 “說”、“講”的誤加偏誤
3.1.3 “說”、“講”的混用偏誤
3.1.4 “說”、“講”的書寫偏誤
3.2 留學生使用“說”、“講”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
3.2.1 語際遷移
3.2.2 語內(nèi)遷移
3.2.3 對外漢語教師的影響
3.2.4 教材及詞典釋義的影響
3.2.5 學習者自身的因素
第四章 言說動詞“說/講”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探討
4.1 加強言說動詞“說”、“講”的本體研究
4.2 注重對比研究和偏誤分析
4.3 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4.4 創(chuàng)新詞匯教學方法
4.5 提高教材的科學性
4.6 加強學習者的自我學習意識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4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80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