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國“三國熱”潮流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22:24
本文關鍵詞:基于泰國“三國熱”潮流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泰國漢語教育發(fā)展緩慢,師資力量的缺乏和教材的單一是發(fā)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傳統(tǒng)的漢語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漢語教育要求,學生更多的期望是能夠熟練的用漢語進行交流,包括克服文化障礙。對此,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研究生就必須思考如何有效的在教習漢語時傳播中華文化。泰國的“三國熱”潮流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三國演義》傳入泰國時就風靡泰國,近年來更是逐漸升溫。如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泰兩國頻繁的交流,泰國又刮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這兩股熱潮給筆者帶來了啟示。泰國中文專業(yè)的大學生對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也是充滿了向往。他們大多數讀過泰文版的《三國》(??????),對神勇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仁德的劉備都心生敬仰。鑒于此,筆者認為應該利用泰國掀起的“三國熱”潮流和漢語學習熱潮,將“三國精神”、“三國文化”等系統(tǒng)的引入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之中,豐富對外漢語教學課堂的同時傳播中華文化。本文對泰國的“三國熱”潮流做了簡單的分析,對興起的原因和表現(xiàn)都做了深入的調查原因,旨在能夠更貼近泰國學生的學習生活。研究調查的過程中,筆者借鑒了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試圖分析如何將“三國熱”潮流細化為一個個課堂實例。并且通過課堂實踐說明“三國熱”潮流之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基于這一潮流的課堂效果和反響。文章嘗試探索創(chuàng)新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試圖提高學生的漢語文化水平和交際能力,力圖化解學生的文化休克現(xiàn)象,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三國熱” 三國文化 對外漢語教學 泰國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現(xiàn)狀9-11
- 1.1.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9-10
- 1.1.2 泰國學者研究現(xiàn)狀10-11
- 1.2 研究內容11-12
- 1.3 研究意義12-13
- 2 泰國“三國熱”潮流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13-22
- 2.1 泰國的“三國熱”13-17
- 2.1.1“三國熱”興起的原因13-15
- 2.1.2 當代泰國“三國熱”的具體表現(xiàn)15-17
- 2.2 對外漢語三國文化教學的可行性17-19
- 2.2.1 文化教學17-18
- 2.2.2 泰國漢語教學18
- 2.2.3 三國文化導入的可行性18-19
- 2.3 三國文化導入對對外漢語教學的作用19-22
- 2.3.1 提高泰國留學生的學習興趣19-20
- 2.3.2 普及三國文化20
- 2.3.3 對對外漢語課堂的創(chuàng)新20-22
- 3 基于泰國“三國熱”潮流的文化教學研究22-27
- 3.1 三國文化教學內容的篩選22-24
- 3.1.1 三國主要的思想傾向——擁劉貶曹22-23
- 3.1.2 被調查者的思想傾向——擁劉不貶曹23
- 3.1.3 三國文化課的主要內容23-24
- 3.2 課堂教學實踐24-25
- 3.3 三國文化課教學研究25-27
- 3.3.1 課堂教學效果反饋25-26
- 3.3.2 基于泰國“三國熱”潮流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啟示26-27
- 4 結語27-28
- 參考文獻28-29
- 附錄29-31
- 致謝3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楊作為;泰國漢語教育的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J];東南亞研究;2003年05期
2 閉曄;;中國文化對泰國文學的影響[J];文學教育(中);2011年07期
3 李經;;淺析漢泰語法共同點對泰國漢語課堂教學的啟示[J];知識經濟;2014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淑惠;試論《三國演義》在泰國的傳播[D];重慶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泰國“三國熱”潮流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0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800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