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留學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路徑
[Abstract]:The purpose of studying abroad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make clear the path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future study abroad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olitical angle of view, we should regard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the national strategy, soft power project, do a good job in the development design and policy supervision of studying abroad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economic angle of view, Accept the attribut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service trade, do a good job in the brand marketing of universities; use a variety of cross-border means to provide education to expand the scale of studying abroad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education in China is a social projec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build an open and friendly environment for studying abroad,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examination of Chinese pro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which is a necessary stage and content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studying abroad in China.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南京師范大學留學生管理辦公室;
【基金】:2008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指導項目“來華留學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項目批準號08SJD6300032)的成果
【分類號】:G64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資訊[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2期
2 蔡緒銀;;踐行科學發(fā)展觀 實現(xiàn)教育新跨越[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3期
3 陳怡帆;;實施個性教育 迎接時代新挑戰(zhàn)[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3期
4 夏正昌;高建忠;;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J];浙江人大;2010年01期
5 ;沈陽正式啟動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發(fā)展共同體建設工作[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6 宋婷婷;楊瑞偉;;現(xiàn)代教育和新興工業(yè)、產(chǎn)業(yè)升級的關系[J];中國經(jīng)貿導刊;2010年02期
7 王曉芬;;義務教育的推進對貧困地區(qū)幼兒教育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黃寧生;;兩地合作培訓 交互觀察研修——拓展校長培訓課程資源的一種新培訓模式[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1期
9 崔燕鳴;;高職院校產(chǎn)學研合作教育理論發(fā)展與實踐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0年03期
10 許啟德;;淺談園林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與改進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杭偉;孫國方;;作為一種理念“開放—自主”培訓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辯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2 劉旭東;;和諧社會需要和諧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馬洪江;陳松;黃辛建;;四川民族地區(qū)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馬爾康縣農村教育調查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許宏應;;中師班主任自我心理調節(jié)的緊迫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陳宏杰;;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6 雷彩虹;張亮;;如何全面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7 程兆見;;構建骨干教師群體,發(fā)揮骨干教師作用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孫書凱;;論青年教師整體素質優(yōu)化之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9 姚志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育發(fā)展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趙廷虎;;構建和諧校園的三大要素[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姚曉丹;教改怎樣惠及每一個學生[N];光明日報;2011年
2 記者 任維東;云南基礎教育樹豐碑[N];光明日報;2011年
3 教育部語用司;教育部語用司赴國家語委普通話測試中心進行工作調研[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4 本報特派記者 陳成智 譚麗琳 黃晶;政府工作報告中尋找海南“民生優(yōu)先”[N];海南日報;2010年
5 通訊員 王樹盛 記者 王天;平魯與離石締結友好城市[N];朔州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楊建雅;切實做到教育發(fā)展“三個優(yōu)先”[N];巴音郭楞日報;2010年
7 吳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校長,應該成為首席學習官[N];江蘇教育報;2010年
8 本報通訊員 羅厚禮 葉山獅;盱眙:特色學校建設催生教育發(fā)展“蝴蝶效應”[N];江蘇教育報;2010年
9 凌華余泰州市海陵區(qū)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以師德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N];江蘇教育報;2010年
10 ;東臺:全力提升教育服務沿海開發(fā)貢獻度[N];江蘇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衛(wèi)安;我國城鄉(xiāng)教育關系制度的變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華;我國高職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聞待;論高中教育的多樣化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洪玉;甘南藏漢雙語教育歷史與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蔡秋梅;中國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王秀成;和諧教育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聶勁松;中國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向文;民國時期湖南師范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時軍;環(huán)境教育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10 楊娟;蘇南鄉(xiāng)村教育研究(1905-1937)[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金長;我國農村成人人文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劉文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為本”思想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3 龔曉梅;來華印度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問題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4 顧燕燕;城市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的問題及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楚琳;美國聯(lián)邦政府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李宜儐;我國教育督導學術權威缺失及其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曹秀娟;英國“國家挑戰(zhàn)計劃”初探[D];西南大學;2010年
8 戴俊豪;浙江省義務教育均等化發(fā)展的政府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郭麗麗;教育生態(tài)性解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岳霞;漢語課堂情緒調節(jié)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525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5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