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的新思路——對外漢語教學認知規(guī)律的探索
本文選題:對外漢語教學 切入點:認知心理學 出處:《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Abstract]:......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
【分類號】:H1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金銘;教外國人漢語語法的一些原則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02期
2 周思源;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方法論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清茂;邵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網(wǎng)絡信息服務的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銀潔;;閱讀教學中閱讀心理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S1期
3 汪穎;;三個平面語法理論與對外漢語語法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4 苗力丹;;淺談對外漢語情景教學中語言情境的選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5 張怡;莊子“吾喪我”的心身認知觀[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6 任其平;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劉述忠,程虎;對象的表示:模式與概念[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5期
8 丁崇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綜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于廣元;借代的認知解釋[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4年04期
10 尹萌芽;;從認知特征談科技論文的編輯加工[J];編輯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馬憲春;學習技術系統(tǒng)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樊建芳;知識型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彭錦維;現(xiàn)代漢語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民族漢語教學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6 楊崢琳;現(xiàn)代漢語述結式的不對稱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7 魏紀東;英語篇章博喻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8 徐獻軍;具身認知論[D];浙江大學;2007年
9 張占山;語義角色視角下的謂詞同義詞辨析[D];廈門大學;2006年
10 鄭杰;處置范疇漢日語序對應關系之類型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魯川,林杏光;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格關系[J];漢語學習;1989年05期
2 戴昭銘;評申小龍的文化語言學理論——《漢語句型研究》讀后[J];漢語學習;1991年03期
3 宋玉柱;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札記[J];漢語學習;1993年04期
4 徐樞;回顧與展望——試談80和90年代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04期
5 王還;漫談漢語一些副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年01期
6 馮志偉;計算語言學對理論語言學的挑戰(zhàn)[J];語言文字應用;1992年01期
7 趙淑華;句型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兼析“才”字句[J];語言文字應用;199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若男;;語言遷移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馬婷婷;;關于對外漢語專業(yè)現(xiàn)代漢語課程教學的思考[J];襄樊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王炎梅;陳永花;朱凌青青;;對外漢語教學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語言理論——第2屆語言理論和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04期
4 錢佳男;;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國際推廣——基于國家戰(zhàn)略的思考[J];文山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李小艷;;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方法探微[J];雞西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6 趙金銘;;國際漢語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拓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7 蔡曉麗;;語用負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8 呂振華;張鳳;;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張曉穎;;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10 丁麗靜;;關于對外漢語教學“了”字的再次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緱瑞隆;;方位詞“上”“下”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6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7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8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9 ;編后記[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施光亨;對外漢語教學的由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2 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前景廣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3 北京語言大學 吳竟紅;對外漢語教學對教師文化素質的要求[N];光明日報;2005年
4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7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8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校長 曲德林;面向網(wǎng)絡時代的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01年
10 文漢;北京語言大學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孟素;漢英成語對比及其跨文化對話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王漢衛(wèi);華語閱讀測試論[D];暨南大學;2008年
8 孫Y冒,
本文編號:15736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7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