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會話交際策略研究綜述
本文關(guān)鍵詞: 對外漢語 課堂 交際策略 會話分析 出處:《時代文學(上半月)》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于交際策略在課堂教學的應(yīng)用,國外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證研究數(shù)量遠超國內(nèi),而國內(nèi)英語教學界進行的研究較早較多,本文總結(jié)歸納了國外交際策略研究已有的理論成果,其理論成果對于今后的研究有啟示意義。
[Abstract]: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in China, while there are more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abroa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hav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蘭;對外漢語情感教學的課堂實施[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李白堅,,丁迪蒙;“主持人”式教學法─—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新嘗試[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3 羅青松;談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教學的交際性[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05期
4 蔡梅;對外漢語聽力訓(xùn)練淺談[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翟帆;;關(guān)于程度副詞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6 李美琳;;淺談對外漢語詞匯課堂教學技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張妮;羅雙蘭;汪偉男;;Podcasting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趙惜微;;對外漢語會話課元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理據(jù)闡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09年29期
9 龔蘇娟;吳燕萍;;開發(fā)漢語網(wǎng)絡(luò)教學資源促進地方高校留學生教育[J];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10 羅玲誼;;對外漢語專業(yè)“漢語寫作”課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1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媛;;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索——以量詞“串”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劉巍;;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聽說教學中的應(yīng)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3 朱曉軍;;量詞分類小議----兼談“量詞”英譯問題及英漢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楊海明;;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定位與“管用、精當、易學”——以東南亞華裔留學生“了”教學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邱親仁;;雙語心理詞庫構(gòu)建新型對外漢語雙語學習詞典[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民族文化,在詩文中傳承; 民族精神,在吟誦中弘揚[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7 ;蘇民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8 張怡菊;;在中學推廣吟誦的體會[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9 李燕;;新詞語的研究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艷梅;;《語言觀與方法論》課程筆記摘要[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甄學寶;中國將在俄羅斯開辦“廣播孔子課堂”[N];中華新聞報;2007年
2 徐維彬;我國全面加強漢語國際推廣[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鄭慶君;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母語之憂[N];光明日報;2011年
4 劉菲;向?qū)ν鉂h語老師致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5 本報記者 陳道龍 鄭全慶;是熱門專業(yè),還是虛火夾生飯[N];新華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趙暉;讓漢語文化走向世界[N];無錫日報;2009年
7 記者 瞿凌云 通訊員 劉中興;全球上演漢語熱[N];長江日報;2005年
8 記者 陳茹冰;對外漢語教師需求與培訓(xùn)兩熱[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9 盛文杰;漢語熱舞中文文教產(chǎn)業(yè)熱氣飆升[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10 ;中國將在俄羅斯開設(shè)“廣播孔子課堂”[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慶雪;跨學科視角下的口譯交際策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楊迎春;媒體訪談的引發(fā)與應(yīng)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羅黎麗;五周歲漢語兒童的言語交際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5 李祥云;離婚訴訟話語中權(quán)力和親密關(guān)系的性別解讀[D];山東大學;2008年
6 崔國鑫;語用視野下的會話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7 尚曉明;人和世界語境中的言語行為建構(gòu)與透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邵嚴毅;蓄意歧義作為言語交際策略的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王美玲;對外漢語文化語用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韓戈玲;語用標記語:雙邊最佳交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寧;對外漢語課堂話輪轉(zhuǎn)換中的語用標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祖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語言中詞語和句子的使用情況探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3 陳晟;論對外漢語教學寫作教材編寫與使用模式[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向蘭;韓國中高等漢語學習者交際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博;英漢委婉語的文化對比與交際策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王小姣;語境理論與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D];云南大學;2010年
7 韋勤勤;交際策略使用中的動機因素[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田志華;對外漢語修辭教學與HSK(高等)難點[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徐曉菲;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淺議[D];黑龍江大學;2001年
10 翁慧芬;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078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0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