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對外漢語教材編著系統(tǒng):理論依據與設計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 教材編著系統(tǒng) 對外漢語教學 定量分析 設計開發(fā) 出處:《外語電化教學》200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運用心理語言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從定量分析、學習難度、語言項目復現(xiàn)等方面對設計基于WEB的對外漢語教材多媒體協(xié)同編著系統(tǒng)的理論依據進行粗淺的探討,并對該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與技術實現(xiàn)作簡要的介紹。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learning difficul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designing multimedia collaborative authoring system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 based on WEB,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functions and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基金】: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資助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教材建設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此,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出版與理論研究一直受到國內外漢語教學界的高度重視,并于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然而,隨著世界漢語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對漢語教材的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寧志;漢語教材語料難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3期
2 趙金銘,張博,程娟;關于修訂《(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的若干意見[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3期
3 程相文;對外漢語教材的創(chuàng)新[J];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小民;論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助手”角色[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朱蘊軼;閱讀活動中的認知與情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劉艷;淺析英語中語境對意義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馬瑩;;建構遠程開放教育中自主學習的模式[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5 秦曉杰;套話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薛榮;圖式理論及其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唐愛蓮;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陳芙蓉;試探影響有效記憶的情感因素[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姜國波;哈紅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綜合英語教學[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徐曉瑩;過渡語及其語言能力連續(xù)體研究對第二語言習得的意義與作用[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自霞;;基于義項的語素構詞研究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編纂中的應用——兼論在對外漢語學習詞典編纂中的應用[A];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頌浩;;閱讀課上的詞匯學習[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3 陳光磊;;對外漢語教學評估問題探討[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4 徐子亮;;兩種不同的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學習策略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5 朱志平;;對新世紀漢語教材的思考——從加拿大中學漢語教材編寫所想到的[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6 幺書君;;聽力難度成因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7 張寶林;;關于對外漢語教學大綱的若干思考[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8 鄭艷群;;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中的量化問題[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9 蘇新春;;對外漢語詞匯大綱與兩種教材詞匯狀況的對比研究[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10 張和生;;外國學生漢語詞匯學習狀況計量研究[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玲;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2 竇東友;管理、技術與英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彭俊;華文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莉穎;雙語教育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晶;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學習策略與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王棟;大學外語教師認知研究及其對教師發(fā)展的啟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呂良環(huán);論外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胡霞;認知語境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吳哲;現(xiàn)代俄語詞匯的多義性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10 竇東友;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瑩;口語教材述評[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何冰艷;交際策略與第二語言習得[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林;三種認知語言觀與外語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林敏;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詞匯記憶與觀念、策略[D];暨南大學;2001年
5 蘇奕華;第二語言習得模式理論與口語教學[D];黑龍江大學;2001年
6 呂玉娟;英語詞匯習得與詞匯教學——從認知學的角度看英語詞匯教學法[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馬駿;第二語言習得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張艷;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初探[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9 魏羽;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初步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10 張曼;淺析英語詩歌在培養(yǎng)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中的作用及其實現(xiàn)途徑[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曉麗;;語用負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2 呂振華;張鳳;;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張曉穎;;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4 李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年03期
5 周湘;;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在全球推廣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朱科;王堯;;對外漢語中的慣用語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陳艷芳;劉運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J];大家;2011年14期
8 廖小琴;;對外漢語教學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9 孫超;;認知理論在詞綴對外漢語中的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6期
10 孫惠;;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淺談“啦”的用法[J];華章;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楊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國俗詞語”研究[N];貴州政協(xié)報;2008年
7 丁可寧 吳晶;對外漢語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N];中國改革報;2009年
8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10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孫Y冒,
本文編號:1456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5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