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相似量詞適配度研究——以“部”與“臺”為例
本文關鍵詞: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相似量詞適配度研究——以“部”與“臺”為例
【摘要】:量詞作為漢語中的一類特殊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本文在已有的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與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以相似量詞"部"和"臺"為例,對其適配度進行考察。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分類號】:H19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留學生《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課本中提到了“部”和“臺”兩個量詞,但是教材中只用“measure word”進行了簡單介紹。本文將基于漢語教學,以相似量詞“部”和“臺”為例進行相似量詞的適配度研究。國內外不少學者對現(xiàn)代漢語的量詞進行了研究,包括漢語量詞的分類研究(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丹;;析《二刻拍案驚奇》名量詞的語法特征和語法功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2 賴麗珍;李麗娟;;量詞“筆”與“項”語義特征比較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3 高志勝;;現(xiàn)代漢語讓步連詞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4 鄭綺;;步入“她經濟”時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5 陳黎鈴;;從語法角度再看《文心雕龍》“風骨”概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張衛(wèi)東;論19世紀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漢語教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7 陳一;張君;;漢語“廣狹同形”詞語的規(guī)范化問題[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8 岳輝;閆冰;;形容詞性成語的語法結構及功能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 張立博;;HSK表人雙音名詞義項引申情況考察[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關春芳;;論“很淑女”結構的文化內涵及修辭效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靳光瑾;郭曙綸;肖航;章云帆;;語料庫加工中的規(guī)范問題——談《信息處理用現(xiàn)代漢語詞類標記集規(guī)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2 方芳;李斌;;基于語料庫的數量名短語識別[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東波;陳鋒;;現(xiàn)代漢語“名+名+名”組合的統(tǒng)計分析[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孫薇薇;;基于語料統(tǒng)計的現(xiàn)代漢語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王萌;賈玉祥;俞士汶;;基于語料統(tǒng)計的量詞對名詞語義選擇傾向的研究[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6 李艷嬌;楊爾弘;;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連詞考察[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阮氏黎心;漢越人體名詞隱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阮氏麗娟;漢語方位詞及其類型學特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志富;現(xiàn)代漢語領屬性偏正結構及其相關句法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喬翔;漢英形修名結構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樸錦海;漢韓頻率副詞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姚小鵬;漢語副詞連接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全靜;漢語并列式雙音時間副詞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姍姍;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林琳;“代詞+(的)+名詞”結構中“的”字隱現(xiàn)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丁熠;“契合”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君章;現(xiàn)代漢語“V單+N”結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倩;“(形+名)+動”結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安敬濤;“目的論”視角下的大學校訓翻譯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王曉蕾;量詞“顆”、“!薄ⅰ懊丁钡谋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郝敏;現(xiàn)代漢語廣義領主屬賓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鄔述法;《九章算術》虛詞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茜;;試論方言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楊麗姣;李敏;;二十一世紀對外漢語教學:機遇與挑戰(zhàn)[J];未來與發(fā)展;2003年03期
3 丁艷;對外漢語教學中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及對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韓秀梅;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5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年1-6期(總第6-11期)總目錄[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6 孫瑞;對外漢語教學如何實現(xiàn)語言交際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9期
7 陳紱;略談漢語同形詞及對外漢語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2004年02期
8 周玉琨;東北地區(qū)第三屆對外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召開[J];漢語學習;2004年03期
9 黃曉穎;對外漢語教學的備課藝術[J];漢語學習;2004年03期
10 郭穎雯;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芻議[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燕;;新詞語的研究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文濤;;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體會與建議[A];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首屆“老有所為”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5 趙春秋;;關于研發(fā)對外漢語教學教具的設想[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曾瑩瑩;;淺談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為例[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湯朝暉;謝克慶;;加強對外漢語教學,促進中醫(yī)藥對外教育[A];首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暨第九屆全國易學與科學學會研討會、第十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吳錚;;國學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淺論[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10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馬國彥;民國時期的對外漢語教學瑣談[N];中華讀書報;2013年
6 李潤新;對外漢語教學也應走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N];語言文字周報;2006年
7 李無未;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古今考[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9 唐興全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現(xiàn)代信息技術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利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10 張?zhí)?在漢語教學中體現(xiàn)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4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周新玲;詞語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袁振華;香港南亞裔學生中文學習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韓秀娟;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通用詞語用字研究及字詞語關系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包文靜;對外漢語教學中“上”、“下”等三組方位詞的認知分析[D];新疆大學;2010年
2 高會;網絡對外漢語教學交互設計[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謝靜;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方法探索[D];復旦大學;2009年
4 李靜波;對外漢語教學問題探析[D];山東大學;2009年
5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茉;個別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0年
7 陳煒;對外漢語教學成績測試效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彭菲菲;粵語詞匯與粵方言區(qū)對外漢語教學[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何海洋;對外漢語教學網站建設的理論思考與實踐[D];暨南大學;2011年
10 章岑;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教學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290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2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