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實證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訪談法和調查法,隨機抽取粵、贛、閩2000名中小學教師為樣本,考察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水平。結果表明:(1)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由"新課程理念適應性、新教材適應性、教學實踐適應性和適應能力"四因素組成,經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的內涵結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中小學教師基本能適應新課程,其中新課程理念適應性、教學實踐適應性水平較高,新教材適應性處于中等水平,新課程適應能力水平較低;(3)影響中小學教師新課程適應性的主要因素有教師自身素質、教師主觀努力和學校。
【作者單位】: 嘉應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基礎教育 新課程適應性 課程改革 教師素質
【基金】:廣東省2015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高師生教師核心能力培養(yǎng)路徑研究與實踐(序號:562) 嘉應學院第十一批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高師生課堂教學監(jiān)控能力培養(yǎng)路徑研究與實踐(JYJG2014113)
【分類號】:G635.1
【正文快照】: 一、問題提出從2004年秋季我國全面推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至今,10多年過去了。教師新課程適應性如何,許多專家學者甚為關注。我們在分析教師新課程適應性的現(xiàn)有文獻時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研究成果是新課程標準剛實施那段時間的研究所得,有些結論需要更新;調研論文基本上是采用自編問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潘洪建,李國棟;關于新課程實施的調查與建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6期
2 張淑榮;走進新課程[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3 王瑞萍;;新課程與語文教師[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4 邱麗娟;;走進新課程的幾點反思[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7年00期
5 林冬英;;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歷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6期
6 邊英華;李春紅;;面對新課程 教師該如何備課[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6年03期
7 潘莉;;新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感受[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年08期
8 呂新紅;;《新課程考綱》與《全國考綱》的比較及應考對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年29期
9 王金虎;;新課程下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J];考試周刊;2010年23期
10 王會榮;;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韋黔湘;肖紹菊;;民族地區(qū)學生眼中的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教材與數(shù)學教師——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學生調查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吳慧玲;;音樂教師要守住自己的“家園”——對音樂新課程綜合理念的一些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3 陳鴻;;淺談新課程實施中如何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楊為民;;提高哲學素質 完滿實施新課程[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5 張新平;;在新課程實施中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困惑及其對策[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6 徐群策;;越位·錯位·缺位——對實踐新課程“三維”目標中出現(xiàn)的偏失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7 黃啟賢;;面對新課程,我們該怎辦[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8 劉小輝;;新課程下數(shù)學教師發(fā)展的調查研究[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英秋;;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改革[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10 陸美鳳;;教育科研下新課程實施效果[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江少華 師樹青;讓新課程亮點真正“亮”起來[N];長治日報;2009年
2 甘肅省西和縣漢源初中 方向上;當“傳統(tǒng)節(jié)日”遇上“新課程”[N];中國教師報;2013年
3 寧夏靈武市東塔中學 汪發(fā);新課程需要教師合作[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唐昭平;走進新課程[N];經理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何春雷;2010年前高中新課程將全面推開[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6 周建國;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N];伊犁日報(漢);2013年
7 記者 李建平;普通高中新課程今秋開始實驗[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馮舒玲;走近高中新課程[N];寧夏日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尹曉華 實習生 張文博;明年高考我省將使用新課程試卷[N];四川日報;2003年
10 楊名一;未雨綢繆 功在事前[N];閩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蔣永貴;初中科學新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環(huán)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彭小娟;物理新課程實施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曲靜敏;新課程實施中小學教師適應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羅健梅;初中《科學》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勇;高中新課程實施現(xiàn)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毛雪梅;我區(qū)蒙古族初級中學新課程實施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志娜;制約新課程理念達成的若干因素及解決途經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7 王羽;豫東農村中學新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8 鄧莉;教師如何在新課程中實現(xiàn)自主專業(yè)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亞囡;高中生對歷史新課程認同的現(xiàn)狀調查[D];西南大學;2013年
10 魏鋒;基礎教育縣級新課程培訓管理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54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95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