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的研究
【摘要】: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知識是一種將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融入自然科學的嘗試。進行學科滲透教學,一方面使生物學科素材與我國文化背景聯(lián)結(jié),加強變式,便于學生實現(xiàn)知識建構(gòu),更好地掌握生物學課程內(nèi)容;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審美熏陶,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通過調(diào)查法了解到初一學生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知識的學習基礎(chǔ)良好,但滲透教學接受意愿一般。本研究在教學實驗中進行了8個典型課例的滲透,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shè)、詮釋、辨析等滲透方法,教學實驗前參與實驗的對照組與實驗組樣本在滲透學習基礎(chǔ)、接受意向和總問卷3個水平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滲透教學實驗后,滲透學習基礎(chǔ)層面實驗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樣本(t=-5.53,P0.01);滲透學習接受意愿層面實驗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t=-4.22,P0.01);總問卷層面實驗組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t=-5.60,P0.01)。實驗觀察中進行滲透教學的實驗組課堂參與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課堂參與度。小測試結(jié)果證明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滲透教學,對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有積極影響。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均表明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古代文學的滲透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有積極的影響。研究結(jié)論:(一)有意識地進行古代文學于生物學科滲透教學對學生生物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有積極的影響,滲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古代文學的滲透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具有積極的影響。(三)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對降低思維固著,提高應用能力也有積極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并非均一性的,具有個體差異性。教學建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古代文學的滲透,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與教學策略,并且以適量、學生耳熟能詳、積極向上為選取滲透素材的基本原則。
【關(guān)鍵詞】:生物教學 滲透教學 古代文學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9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前言13-18
- 1.1 問題的提出13-15
- 1.1.1 科學發(fā)展需要人文導引13-14
- 1.1.2 綜合素質(zhì)能力是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14
- 1.1.3 學科交叉是教學藝術(shù)探索的重要方向14-15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5
- 1.3 研究意義與目的15-18
- 1.3.1 研究意義15-17
- 1.3.2 研究目的17-18
- 第二章 理論基礎(chǔ)18-22
- 2.1 概念界定18-19
- 2.1.1 學科交叉滲透18-19
- 2.1.2 古代文學19
- 2.2 人本主義理論19
- 2.3 建構(gòu)主義理論19-20
- 2.4 認知發(fā)展理論20
- 2.5 遷移理論20
- 2.6 統(tǒng)覺理論20-21
- 2.7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21-2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內(nèi)容與研究工具22-30
- 3.1 研究方法與內(nèi)容22-25
- 3.1.1 文獻法22
- 3.1.2 調(diào)查法22
- 3.1.3 實驗法22-24
- 3.1.3.1 實驗對象23
- 3.1.3.2 實驗周期23
- 3.1.3.3 實驗變量23-24
- 3.1.3.4 實驗過程24
- 3.1.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24-25
- 3.1.5 課堂觀察法25
- 3.1.6 訪談法25
- 3.1.6.1 訪談目的25
- 3.1.6.2 訪談對象25
- 3.2 研究工具25-30
- 3.2.1 教材教案25-27
- 3.2.2 調(diào)查問卷27-28
- 3.2.3 小測試卷28
- 3.2.4 訪談提綱28-30
- 3.2.4.1 教師訪談提綱28-29
- 3.2.4.2 學生訪談提綱29-30
- 第四章 結(jié)果與分析30-40
- 4.1 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30-31
- 4.1.1 問卷回收情況30
- 4.1.2 學生關(guān)于滲透教學的基礎(chǔ)情況30
- 4.1.3 學生關(guān)于滲透教學的前測情況30-31
- 4.2 實驗結(jié)果31-32
- 4.2.1 實驗后學生關(guān)于滲透教學的基本情況31-32
- 4.2.2 滲透教學對學生的影響32
- 4.3 參與度課堂觀察與課例反思32-37
- 4.3.1 觀察一32-34
- 4.3.2 觀察二34-35
- 4.3.3 觀察三35-37
- 4.4 小測試結(jié)果37-38
- 4.4.1 學生小測試整體基本情況37-38
- 4.4.2 滲透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影響38
- 4.5 訪談結(jié)果38-40
- 4.5.1 教師訪談結(jié)果38-39
- 4.5.2 學生訪談結(jié)果39-40
- 第五章 結(jié)論40-45
- 5.1 討論40-41
- 5.1.1 滲透教學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情感態(tài)度的影響40-41
- 5.1.1.1 滲透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40
- 5.1.1.2 滲透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40-41
- 5.1.2 滲透教學對學生生物課堂參與度的影響41
- 5.1.3 滲透教學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41
- 5.2 結(jié)論41-42
- 5.3 教學建議42-45
- 5.3.1 注意在滲透教學中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42-43
- 5.3.2 滲透教學中注意結(jié)合適當?shù)慕虒W策略43
- 5.3.3 滲透教學素材的設(shè)置原則43-45
- 5.3.3.1 適量43-44
- 5.3.3.2 耳熟能詳44
- 5.3.3.3 積極向上44-45
- 未盡之處45-46
- 參考文獻46-49
- 附錄一 滲透學習情況調(diào)查問卷49-50
- 附錄二 小測試50-51
- 附錄三 教育實習課堂教學教案(1)51-56
- 附錄四 教育實習課堂教學教案(2)56-59
- 附錄五 訪談實錄59-66
- 致謝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允;;“文化興省”背景下 創(chuàng)新遼寧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的策略思考[J];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潘務正;;淺論古代文學的教育功能[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王丹丹;;高校古代文學課程面臨的困境及其解決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3年08期
4 ;山西古代文學家[J];山西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1期
5 華鍾彥;古代文學的學習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6 陳作林;;地方文學研究的新成果——評《黑龍江古代文學》[J];學術(shù)交流;1987年05期
7 陳作林;;地方文學研究的新成果——評韓明安《黑龍江古代文學》[J];綏化師專學報;1987年02期
8 張大新;順應改革大潮 優(yōu)化古代文學專業(yè)課教學[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9 廖柏昂;;《古代文學》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的“兩手抓”[J];宜昌師專學報;1995年01期
10 司全勝;;古代文學中的洛陽形象綜述[J];文教資料;2007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康金聲;;新時期古代文學教改與教材建設(shè)得失淺議[A];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傅正義;;陰柔、陽剛與中、西古代文學[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蔣長棟;;試論新世紀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提綱)[A];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方銘;;詩志與《詩經(jīng)》及古代文學的價值[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三輯)[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少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創(chuàng)新性研究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尹天璽;應研究古代文學展示的心靈世界[N];光明日報;2002年
3 陳飛;“古代文學”的學科自覺[N];文藝報;2004年
4 冷紀平;專家縱論古代文學學科建設(shè)[N];光明日報;2006年
5 張永芳;古代文學:中國人的文化主食[N];光明日報;2007年
6 玉溪師范學院文學院 鄭升;個案研究豐富云南古代文學總體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鄭杰文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漫議古代文學的跨學科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劉寧 霍有明;第四屆全國古代文學博士點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N];光明日報;2003年
9 記者 畢玉才;羅瑩(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傳播古代文學切忌過度詮釋[N];光明日報;2011年
10 北京大學中文系 劉勇強;發(fā)現(xiàn)性研究:溝通古代文學與當代精神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曉紅;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學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2 余曉靜;論中印古代文學中蛇形象的演變[D];西南大學;2010年
3 唐祖敏;論古代文學觀念中的“麗”[D];中南大學;2010年
4 張玉;對外漢語教學中古代文學的課程設(shè)計[D];黑龍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152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91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