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浙江新高考改革的若干思考
本文關鍵詞:關于浙江新高考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浙江新高考制度通過賦予學生選擇權而凸顯出多重突破性價值。由于高考制度本身復雜靈敏,浙江新試點高考改革需要進一步解決包括學生學業(yè)負擔、選考科目確定及考試時間與考試影響、基于考試競爭不充分的區(qū)分度與競爭合理化問題等方面困難。通過推遲選考及學考時間、減少考試次數安排,可以有效減少或緩解這些問題。高考制度中存在諸多兩難矛盾,相關改革的推進應當兼顧科學性與公平性。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浙江 新高考 選考 學考
【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5NDJC001Z)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支持計劃資助
【分類號】:G632.474
【正文快照】: 浙、滬新高考試點改革是新中國統(tǒng)一高考建制以來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響也最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稱統(tǒng)一高考制度的一場“革命”。作為試點地區(qū)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價值,諸如增加學生選擇權、終結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權、激活高校專業(yè)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金科;高考能力考查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劉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兩難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靳書啟;減負·高考改革與大眾化教育[J];吉林教育科學;2000年11期
4 裴世柏;高考內容改革淺議[J];教育評論;2000年03期
5 周遠清;深化高考改革 推進素質教育[J];人民教育;2000年12期
6 程嶺紅,王振勇;素質教育與高考改革[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7 翟偉;龍門難越?!──“過來人”看高考[J];思維與智慧;2000年06期
8 ;高考改革需要改革會考[J];教學與管理;2000年12期
9 周遠清;實現高考改革的新突破[J];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19期
10 蔣國華;高考改革四策[J];中小學管理;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世曄;馮伯麟;;高考改革社會調查[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測量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華山;朱金陵;馮用軍;;高考作為大規(guī)模測驗實踐中的公平與效率探究——以云南高考30年歷程為例[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劉海峰;;高考改革:公平為首還是效率優(yōu)先?[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錢鐘;;實踐是高考改革的試金石[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5 黃錦章;;廣東高考改革初探[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6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遠[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7 桑自澍;;我國高考改革的幾個成果[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王極盛;;高考成功規(guī)律的探討——論心理素質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9 袁寅生;邵橋珠;;理性認識高考應如何改革——兼與宋曉夢先生商榷[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謝開潤;;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策略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 戴家干;高考要改革而非“革命”[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范華關;明晰高考改革最終方向[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 覃紅霞;高考與素質教育水火不相容嗎[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熊丙奇;高考不再“性命交關”之后[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5 徐光木;高考,你三十而立了嗎[N];法制日報;2007年
6 葉雷;高考改革須堅持四大原則[N];法制日報;2007年
7 朱振國;高考應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指揮棒”[N];光明日報;2007年
8 楊紹福;高考改革方案應通過討論達成共識[N];光明日報;2007年
9 郭之純;高考改革不能簡單地“一變多”[N];工人日報;2006年
10 志靈;高考改革:別脫離公平性空談素質考核[N];解放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張和生;高考公平問題的倫理審視與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2 李峻;我國高考政策變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王后雄;我國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耀萍;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吳根洲;高考效度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廖元錫;新課程高考方案及考試大綱對高中科學領域模塊課程實施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延朝;我國高考改革預期目標實現及其偏離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麗;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曉丹;1977年恢復高考政策的影響[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紅兵;試論我國高考改革的歷史、現狀和發(fā)展前景[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于忠英;借鑒科舉智慧 推進高考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蔡瓊波;高考改革新形勢下英語教學走班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余躍;四川省近年高考生物試題的分析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謝靜;高考改革對高中地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姜亮;2012~2014年全國1卷高考地理試題(人文地理部分)發(fā)展特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武留杰;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物理試題的內容效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23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2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