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新手和專家型教師師生互動話語支架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1-14 18:57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互動方式,教師在互動中的話語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二語習得的發(fā)展及課堂互動效果。近年來,在社會文化理論基礎上產生的“支架”理論成為眾多學者研究師生互動話語的新視角。本研究正是基于支架理論,從支架類型和支架功能兩個維度出發(fā),對比分析高中英語新手和專家型教師在課堂師生互動話語中搭建支架的動態(tài)分布特征,并就研究發(fā)現(xiàn)對高中英語教師,尤其是新手教師的課堂互動教學提出一些改進建議和借鑒。在社會建構主義和二語習得相關理論的理論指導下,本研究借鑒荷蘭學者Van de pol的師生互動話語分析框架,自制課堂觀察量表進行定量研究,結合課堂觀察和訪談兩種質性研究方法,選取H高中兩位新手教師和兩位專家型教師共16節(jié)課例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比分析兩類教師在課堂師生互動中搭建的六種支架類型(提問支架,反饋支架,指令支架,暗示支架,解釋支架,示范支架)和兩種支架功能(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數(shù)量及所占比例的分布特征,結合4位教師的典型案例,深入對比分析新手和專家型教師課堂互動中搭建支架類型和功能的現(xiàn)狀特征和異同點。通過對比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新手和專家型教師課堂互動話語支架類...
【文章頁數(shù)】:1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
1.1.2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師生互動的要求
1.1.3 “支架”理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斷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對比研究
2.1.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概念界定
2.1.2 關于新手和專家型教師的對比研究
2.2 師生互動話語研究
2.2.1 師生互動
2.2.2 師生互動話語
2.3 支架理論研究
2.3.1 支架的概念和特征
2.3.2 支架的類型和功能
2.3.3 支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研究現(xiàn)狀
3 理論基礎
3.1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3.2 最近發(fā)展區(qū)
3.3 二語習得理論
3.3.1 Karashen的輸入理論
3.3.2 Swain的輸出理論
3.3.3 Long的互動理論
4 研究設計
4.1 研究問題
4.2 研究對象
4.2.1 研究對象的選取
4.2.2 研究個案描述
4.3 研究方法
4.3.1 定性研究
4.3.2 定量研究
4.4 研究效度和倫理道德
4.4.1 研究效度
4.4.2 研究倫理道德
5 數(shù)據與資料的分析
5.1 新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1.1 A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1.2 B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 專家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1 C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2 D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3 新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對比
5.3.1 提問支架及功能對比
5.3.2 反饋支架及功能對比
5.3.3 指令支架及功能對比
5.3.4 暗示支架及功能對比
5.3.5 解釋支架及功能對比
5.3.6 示范支架及功能對比
6 結論和建議
6.1 研究結論
6.1.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課堂互動話語支架類型數(shù)量趨勢基本一致,以實現(xiàn)認知功能為主,情感關注不足
6.1.2 專家型教師在搭建示范支架時較為關注學生情感需求,新手教師缺乏關注
6.1.3 新手教師課堂話語支架多關注語言形式,專家型教師支架多關注語言內容和意義
6.1.4 專家型教師課堂支架語言形式比新手教師豐富多樣
6.1.5 專家型教師在課堂互動中能夠靈活調整支架策略,新手教師多為預設性固定支架
6.2 建議
6.2.1 增強話語支架的情感功能
6.2.2 轉變教師角色地位,以學生為主體
6.2.3 提高教師話語質量,促進學生二語習得
6.2.4 適時調整話語支架,提高課堂互動效率
6.3 研究局限性
參考文獻
附錄A 訪談提綱
附錄B 課例
致謝
英文摘要
摘要
本文編號:3864018
【文章頁數(shù)】:1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
1.1.2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師生互動的要求
1.1.3 “支架”理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斷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對比研究
2.1.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概念界定
2.1.2 關于新手和專家型教師的對比研究
2.2 師生互動話語研究
2.2.1 師生互動
2.2.2 師生互動話語
2.3 支架理論研究
2.3.1 支架的概念和特征
2.3.2 支架的類型和功能
2.3.3 支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研究現(xiàn)狀
3 理論基礎
3.1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3.2 最近發(fā)展區(qū)
3.3 二語習得理論
3.3.1 Karashen的輸入理論
3.3.2 Swain的輸出理論
3.3.3 Long的互動理論
4 研究設計
4.1 研究問題
4.2 研究對象
4.2.1 研究對象的選取
4.2.2 研究個案描述
4.3 研究方法
4.3.1 定性研究
4.3.2 定量研究
4.4 研究效度和倫理道德
4.4.1 研究效度
4.4.2 研究倫理道德
5 數(shù)據與資料的分析
5.1 新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1.1 A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1.2 B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 專家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1 C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2.2 D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的分布特征
5.3 新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師生話語支架類型和功能對比
5.3.1 提問支架及功能對比
5.3.2 反饋支架及功能對比
5.3.3 指令支架及功能對比
5.3.4 暗示支架及功能對比
5.3.5 解釋支架及功能對比
5.3.6 示范支架及功能對比
6 結論和建議
6.1 研究結論
6.1.1 新手和專家型教師課堂互動話語支架類型數(shù)量趨勢基本一致,以實現(xiàn)認知功能為主,情感關注不足
6.1.2 專家型教師在搭建示范支架時較為關注學生情感需求,新手教師缺乏關注
6.1.3 新手教師課堂話語支架多關注語言形式,專家型教師支架多關注語言內容和意義
6.1.4 專家型教師課堂支架語言形式比新手教師豐富多樣
6.1.5 專家型教師在課堂互動中能夠靈活調整支架策略,新手教師多為預設性固定支架
6.2 建議
6.2.1 增強話語支架的情感功能
6.2.2 轉變教師角色地位,以學生為主體
6.2.3 提高教師話語質量,促進學生二語習得
6.2.4 適時調整話語支架,提高課堂互動效率
6.3 研究局限性
參考文獻
附錄A 訪談提綱
附錄B 課例
致謝
英文摘要
摘要
本文編號:3864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86401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