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與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本文選題:人文精神 + 魯迅作品 ; 參考:《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一直以來,有關(guān)于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討論從未停止過。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之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更是備受社會各界所關(guān)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當前的語文人文教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矛盾。如何采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實現(xiàn)人文精神的貫徹實施,一直是我們不懈鉆研的課題。本文將從魯迅作品的教學研究入手,以當前教學所面臨的問題為切入點,從五個部分分析問題形成原因,探索問題解決途徑。第一部分為引言部分,綜合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研究情況,以及具體所采用的問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綜述魯迅作品在教學中地位及人文價值。結(jié)合入選課文的魯迅作品進行研究,概括魯迅作品對于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價值。第三部分,闡述人文精神在魯迅作品中的體現(xiàn)。具體分析魯迅作品中所蘊含的深層人文內(nèi)涵。第四部分,列舉魯迅作品在人文精神中的誤區(qū)。分別從教學目的,模式,方法,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闡釋。第五部分,分析如何突顯魯迅作品的人文精神。研討具體而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Abstract]:There has always be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humanism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a hot issue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humanistic education. How to use effective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humanistic spiri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our unremitting study.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Lu Xun works, take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blem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five parts, and explore th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hich introduces the writing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analysis method.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humanistic value of Lu Xun's works in teaching. Combining the selected texts of Lu Xun works to summarize the value of Lu Xun work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The third part expound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Lu Xun works.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deep humanistic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Lu Xun works. The fourth part, enumerates the Lu Xun works in the humanities spirit mistake area. Separately from the teaching purpose, the model, the method,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aspect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The fifth part analyzes how to highlight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Lu Xun works. To discuss concrete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陽冰;;魯迅緣何成了學生“公敵”?[J];大舞臺;2000年05期
2 王士菁;魯迅:永遠具有生命力的形象[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3 溫儒敏;如何看待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偏激”[J];中文自學指導;2003年06期
4 徐龍年;略談魯迅作品中的幾種語言現(xiàn)象[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5 徐書奇;20世紀對魯迅的批駁之一瞥[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6 張立;;懷念魯迅[J];收藏界;2003年04期
7 李業(yè)成;;也說“孩子為什么怕讀魯迅”[J];出版參考;2005年35期
8 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jié)意識[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郭芙秀;;走近魯迅后人[J];同舟共進;2006年10期
10 曹建玲;;新形勢下的魯迅作品教學探索[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甸甸;羅康寧;;文學語言中的“閑話”和“廢話”——以魯迅作品為例[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2 黃鍵;;愚人、假面及其詩學意義——魯迅作品中的愚人形象因素[A];東方叢刊(2003年第4輯 總第四十六輯)[C];2003年
3 梁啟談;;黑之美——析魯迅創(chuàng)作的一個審美傾向[A];東方叢刊(1998年第1輯 總第二十三輯)[C];1998年
4 陳國恩;;經(jīng)典的闡釋與中學魯迅作品教學[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5 嚴家炎;;復調(diào)小說:魯迅的突出貢獻[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6 王錫榮;;張學良《魯迅先生研究綱領》研究[A];浩氣千秋民族魂——紀念魯迅逝世六十周年論文集[C];1996年
7 魏冰;;在技校語文課堂中走近大師——也談魯迅作品教學問題[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3年
8 周國偉;;魯迅與新興木刻運動——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新興木刻運動60周年[A];魯迅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C];1991年
9 吳長華;;從女人到女鬼——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剖析[A];浩氣千秋民族魂——紀念魯迅逝世六十周年論文集[C];1996年
10 趙浩鵬;;新課程背景下的魯迅作品閱讀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魯迅作品教學評優(yōu)活動啟動[N];文學報;2009年
2 李寧 郭兵 胡印斌;是魯迅作品難懂還是我們閱讀能力下降[N];中國改革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宋曉夢;魯迅作品教學的現(xiàn)狀與思考[N];光明日報;2009年
4 戚_g;魯迅的方向與當代文藝家[N];文藝報;2011年
5 湖南省湘南學院 吳小鷗;不能忽視魯迅作品的語文教育價值[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甘正氣;魯迅的地位被刻意拔高了嗎?[N];湘潭日報;2011年
7 李世琦;聽魯迅先生談人生[N];河北日報;2013年
8 韓軒;魯迅和他的北京[N];工人日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胡鈺;魯迅淡出教材之后[N];華夏時報;2013年
10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 王錫榮;魯迅的“世界人”概念和世界的“人”概念[N];文藝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薄景昕;中學魯迅作品的接受歷程[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金紅梅;金學鐵與魯迅的雜文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3 蘇克軍;于無地彷徨—魯迅作品中的“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海峰;魯迅作品在中學的接受[D];河南大學;2008年
2 李學瓊;初中魯迅作品有效教學策略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孫樂;魯迅作品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增減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方曉璐;魯迅作品的歐化語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5 尹寧;藤井省三“魯迅化”翻譯考察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李伊雯;關(guān)于魯迅在日本接受情況的考察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符蓉兒;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教學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王慧寧;中學語文魯迅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9 林少芳(JITLADA LIMPHATHANAKUL);魯迅作品在泰國的流傳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10 潘艷妮;魯迅作品與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38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3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