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戲曲》教學(xué)設(shè)計
本文選題:戲曲 + 綜合 ; 參考:《藝術(shù)評鑒》2016年14期
【摘要】:中國的戲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的大舞臺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戲曲具有綜合性、虛擬性和程式性的特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戲曲有360多種,本文重點學(xué)習(xí)京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還有我們淮安本土的戲曲--淮劇。本節(jié)課采用了看、聽、唱、念、說、表演等不同的學(xué)習(xí)方式去接觸吸取、感受戲曲、熱愛戲曲從而繼承戲曲。通過這一系列的學(xué)習(xí),我們感受到,戲曲(中國傳統(tǒng)戲曲)是一種綜合了文學(xué)、音樂、舞蹈、美術(shù)、武術(shù)和雜技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的舞臺表演藝術(shù)。戲曲起源于民間,歷經(jīng)800多年,曾先后出現(xiàn)南戲、宋元南戲、宋元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xiàn)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中國戲曲種類豐富,其中,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被稱為中國五大戲曲。
[Abstract]:Chinese oper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on the world stage. Oper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ness, fictionalism and programming.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are more than 360 kinds of Chinese opera.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ying Peking Opera, Huang Mei Opera, Hunan Hua-Du Opera, and Huai Opera, the local opera of Huai'an. This lesson uses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such as watching, listening, singing, reading, speaking, acting and so on, to contact and absorb, to feel the opera, to love the opera and to inherit the opera. Through this series of studies, we can feel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s a kind of stage performing art which combines literature, music, dance, art, martial arts and acrobatics. After more than 800 years, there have been four basic forms of opera, including Southern Opera, Song and Yuan Dynasty Zaju, Ming and Qing legends, local opera in Qing Dynasty and modern opera.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hinese operas, including Peking Opera, Henan Opera, and Yue Opera. Huangmei Opera, the commentary drama is known as the five Chinese operas.
【作者單位】: 淮安市南陳集中學(xué);
【分類號】:G633.95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公量;;淺析湖南花鼓戲走進高職學(xué)院課堂的意義——湖南花鼓戲進高職學(xué)院課堂系列論文(一)[J];新課程(上);2013年07期
2 盧公量;;湖南花鼓戲課堂教學(xué)淺探——湖南花鼓戲進高職學(xué)院系列論文(二)[J];新課程(中旬);2013年09期
3 郭丹;;論湖南花鼓戲的形成和發(fā)展[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7年07期
4 鄭劭榮;;湖南花鼓戲與儺俗淵緣考[J];吉首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6期
5 胡瀅穎;郝威;;淺談湖南花鼓戲的形成發(fā)展[J];才智;2008年17期
6 譚真明;;論湖南花鼓戲班社發(fā)展的歷史軌跡[J];湖南第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5期
7 宋玲;;從湖南花鼓戲看湖湘民俗文化[J];湖南人文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4期
8 譚真明;;湖南花鼓戲傳統(tǒng)劇本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1期
9 龍華;湖南花鼓戲研究(選載)[J];湖南師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79年03期
10 譚真明;龍文紅;;論湖南花鼓戲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J];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2010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漣;戲曲動漫:挖出富礦 找到市場[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記者 張衛(wèi)華;嗩吶吹兩省 雞鳴聞三鎮(zhèn)[N];湖北日報;2012年
3 符亮堂 李志國;軍地文化嫁接育新苗[N];戰(zhàn)士報;2011年
4 記者 易鑫;戲曲動畫走進湖南校園[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潘伊川邋韓慶;當(dāng)戲曲遇上動畫[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6 呂育忠;意蘊雋永 沁人心脾[N];中國文化報;2003年
7 郭漢城;推動戲曲前進的時代步伐[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季國平;現(xiàn)實題材劇目創(chuàng)作現(xiàn)狀[N];文藝報;2006年
9 記者 范步;“五個一工程”獲獎劇目全國巡演在我省啟動[N];湖北日報;2010年
10 安葵;在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中弘揚主旋律[N];中國文化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譚真明;湖南花鼓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建;湖南花鼓戲唱詞研究[D];天津大學(xué);2007年
2 賀魯湘;論湖南花鼓戲的發(fā)展與推廣[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曾沙;湖南花鼓戲與民族聲樂演唱的互動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xué);2016年
4 匡泓錦;湖南花鼓戲《洗菜心》探源及版本比較[D];武漢音樂學(xué)院;2009年
5 周娣;湖南民歌與湖南花鼓戲的演唱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9年
6 王思思;湖南花鼓戲潤腔特點探究[D];上海音樂學(xué)院;2008年
7 許潔;湖南花鼓戲潤腔特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9年
8 趙田;論湖南花鼓戲與“民歌湘軍”的不解之緣[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4年
9 賓蕾;湖南花鼓戲花旦唱腔特點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10 林琳;淺析深受湖南花鼓戲滋潤的湘籍歌唱演員[D];上海音樂學(xué)院;2013年
,本文編號:1841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84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