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學”理念在高中生物課堂的實踐
本文關(guān)鍵詞: 少教多學 高中生物 三學一評價 實踐 出處:《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不僅僅是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書本知識,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少教多學”作為一種由來已久的教育理念被重新提出,其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國內(nèi)外得到廣大教育者的擁護。在國外,新加坡的“少教多學”落實地較成功,國內(nèi)也出現(xiàn)了一些積極響應的學校,另外許多教育研究者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應用“少教多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通過文獻查閱,了解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在“少教多學”方面所做的研究,在他們的基礎(chǔ)上,筆者作為一線教師,通過一學期的實踐,總結(jié)出了一個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實踐其理念的教學方案,“三學一評價”形式,即“導學——自學——互學——評價”。導學:引導學習;自學:自主探究;互學:互動合作;評價:師生共評。本文以新授課《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實驗課《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為例,展開了此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筆者作為一線教師,在廈門集美中學高一年進行了對比實驗教學,在實驗班以此方案教學為主,在對照班以傳統(tǒng)形式教學為主。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驗教學,筆者通過找學生訪談、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班級的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查,整理數(shù)據(jù)并分析發(fā)現(xiàn)“三學一評價”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學生對這樣的課堂表現(xiàn)出明顯偏愛。另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后,在教學成績上有一定優(yōu)勢,實驗班的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更加活躍,而傳統(tǒng)教學的班級學生顯得更加沉默,對知識缺乏熱情。當然,“少教多學”理念在高中生物課堂的落實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教育研究者的繼續(xù)深入研究和實踐,本文僅為今后高中生物教學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Abstract]: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society is demanding more and mor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tudents are not only learning book knowledge through rote memorization in school.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has been put forward again as a long-standing educational idea, which emphasizes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It has won the support of educators at home and abroad. Abroad, Singapore's implementation of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has been relatively successful, and there have also been some schools in China that have responded positively. In addition, many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how to better use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has learned about the research don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ir basis, the author, as a first-line teacher, through a semester of practice, summed up a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in the practice of its concept of teaching plan, "three learning one evaluation" form, That is, "guiding learning-self-learning-mutual learning-evaluation". Guided learning: guided learning; self-study: self-inquiry; mutual learning: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Evalu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jointly com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 teaching "Water and Inorganic Salt in cells" and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Water absorption and Water loss of Plant cells" as an example to develop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cheme i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first year of senior high school of Jimei Middle School in Xiamen,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he program was used as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control class was mainly used. After one semester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author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of classes, collates the data and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ree Learning and one Evaluation" scheme, and the students show obvious preference for this kind of clas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finds that, After a semester of teaching experiment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re more active in thinking in the classroom, while the student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appear more silent. Lack of enthusiasm for knowledge. Of cour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e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by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re needed. This paper onl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9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春嵐;賀州地區(qū)2000年高中生物會考質(zhì)量分析[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2 高遠;淺析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主要特點[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5期
3 楊學新;淺談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的實踐[J];生物學雜志;2002年05期
4 張海銀,尹麗杰;談高中生物新教材(試驗修訂本)的編著思想[J];生物學雜志;2003年01期
5 唐紅川;;高中生物新課程內(nèi)容選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6 李洪;淺談高中生物教材中資源的妙用[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7 羅玉明;袁維新;;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復雜性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7期
8 宋立宇;;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目標與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9 張迎春;康曉媛;;探究學習與高中生物課程的開發(fā)與教學生成[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6年02期
10 周麗;;影響高中生物學習的因素及對策[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1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旭耀;;如何學高中生物[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2 孫桑瓊;;如何學高中生物[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3 尹永元;;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和諧教學的思與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4 尹永元;;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和諧教學的思與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5 黃京應;;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探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劉昭;;高中生物高效課堂實施方案[A];2014年9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7 孫仲平;;中外高中生物教材比較研究的報告[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黃敏;;加強校本教研 提高高中生物新課程實施水平[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9 王仕昭;;我的高中生物教育科研管理(一)——生物作業(yè)類型研究“給生物作業(yè)一個多樣性趣味性自主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10 張潤香;;試論高中生物實驗分析的一般方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青神實驗中學 葛仲文;高中生物教材中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素材的挖掘[N];四川科技報;2010年
2 江西省吉安縣二中 王建成;如何學習高中生物[N];學知報;2010年
3 四川成都雙流籍田中學 610222 唐志哲;粗談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N];學知報;2011年
4 河南長葛一高 孫嬋;高中生物知識記憶小訣巧[N];學知報;2011年
5 虞城縣高中 曹保鋒;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之我見[N];學知報;2011年
6 河南省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胡國聯(lián);高中生物教材加強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初探[N];學知報;2010年
7 河南省伊川高中 李會卿;高中生物對照實驗解題“三步走”[N];學知報;2011年
8 潮安縣龍湖中學 李俊宜;高中生物STS教學探索[N];潮州日報;2009年
9 九江市同文中學 張佳佳;問題式教與學初探[N];九江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麗萍;蘇州蠶文化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D];蘇州大學;2009年
2 何國華;高中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呼小明;新課程推進中高中生物教師適應狀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珊珊;基于高中生物教師教學行為變化的十大角色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利群;華北農(nóng)村地區(qū)高中生物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狀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周丹;農(nóng)村高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教學的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邱潂鵬;普通高中生物新授課開展PBL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包磊;人教版初高中生物教材教學銜接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9 翁敏珍;高中生物試題難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10 馮薇;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滲透美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53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55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