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對高中新課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淺析對高中新課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高中新課改 思想政治教育 學科基礎知識 信息技術(shù) 傳統(tǒng)教學手段 文學巨匠 新課程改革 合作探究 思想道德 師生互動方式
【摘要】:正高中新課改在探索、學習、總結(jié)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fā)展。作為一名身處新課改浪潮中的一線教師,筆者深刻感觸到新課改對教育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在此談談對高中新課改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家訪、政治學科基礎知識的記憶、教學評價及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觀調(diào)查的一些思考。1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shù)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漢市金雁中學;
【關鍵詞】: 高中新課改;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基礎知識;信息技術(shù);傳統(tǒng)教學手段;文學巨匠;新課程改革;合作探究;思想道德;師生互動方式;
【分類號】:G633.2
【正文快照】: 高中新課改在探索、學習、總結(jié)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fā)展。作為一名身處新課改浪潮中的一線教師,筆者深刻感觸到新課改對教育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在此談談對高中新課改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家訪、政治學科基礎知識的記憶、教學評價及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觀調(diào)查的一些思考。1多媒體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培瑞;普通高中新課改追問[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8期
2 杜樹禮,析才;在行動研究中推進高中新課改[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20期
3 丁宇紅;;太倉市以“三個堅持”確保高中新課改質(zhì)[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4 ;河南首次高中新課改 專家“把脈”支招[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08年19期
5 于永昌;;普通高中新課改的變化、困難與行進方略[J];遼寧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郭翠蘭;;普通高中新課改對校長的要求[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7 沙月;;走近西藏高中新課改[J];西藏教育;2010年04期
8 王華標;;對高中新課改的理性思考[J];學習月刊;2010年17期
9 付睿;馮燕;那茂菊;楊榮華;夏桂云;;滇西民族地區(qū)高中新課改語文教師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以大理州和麗江市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10 陳啟洪;謹防高中新課改中可能出現(xiàn)的老問題[J];廣東教育;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華平;;建構(gòu)三個系統(tǒng),實現(xiàn)高中新課改良性入軌[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州市三中 丁林興;理性看待高中新課改[N];蘇州日報;2005年
2 記者 李文雯;普通高中新課改階段工作推進會召開[N];玉溪日報;2009年
3 安樹芝;高中新課改為何舉步維艱[N];中國教師報;2005年
4 本報通訊員 閻申;高中新課改實驗調(diào)動學生激活老師[N];北京日報;2007年
5 姚學文邋通訊員 雪馬;高中新課改即將實施[N];湖南日報;2007年
6 李濤邋孫閻河;高中新課改:一場不允許失敗的改革[N];焦作日報;2008年
7 記者 王悅;省高中新課改專家組來我市調(diào)研[N];銅川日報;2008年
8 李麗鈞;我省明年起實施普通高中新課改[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9 柴懷敏 王賀運;為高中新課改做好師資準備[N];運城日報;2008年
10 記者 楊占蒼;河北明年起實施普通高中新課改[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林慶金;高中新課改中語文教師適應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胡鵬;高中新課改過程中教師不適應性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永麗;校長的課程領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清華;高中新課改下算法初步的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郭海寧;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外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09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0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