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影響教師成長的10本書
本文關鍵詞:2015年影響教師成長的10本書
更多相關文章: 新基礎教育 推薦語 鐘啟泉 改革績效 學校改革 教育工作者 思維火花 教育生活 國際前沿 吳非
【摘要】:正讀懂課堂作者:鐘啟泉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年7月推薦語:鐘啟泉先生長期關注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教材、教師教育,從深厚的比較教育與課程理論功底和國際前沿的研究視角出發(fā),以嶄新的兒童學眼光,審視、反思當前的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迸發(fā)出奪目的思維火花。全書以學校改革的核心——課堂為場域,以兒童學和建構主義的線索,細致全面地回應了一線基礎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專業(yè)成長、新課程改革績效的各種困惑,呼吁教師讀懂課堂、讀懂孩子,超越偏見,實現(xiàn)成長。
【關鍵詞】: 新基礎教育;推薦語;鐘啟泉;改革績效;學校改革;教育工作者;思維火花;教育生活;國際前沿;吳非;
【分類號】:G40-5
【正文快照】: 推薦語:鐘啟泉先生長期關注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教材、教師教育,從深厚的比較教育與課程理論功底和國際前沿的研究視角出發(fā),以嶄新的兒童學眼光,審視、反思當前的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迸發(fā)出奪目的思維火花。全書以學校改革的核心——課堂為場域,以 兒童學和建構主義的線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新基礎教育”教師發(fā)展指導綱要》簡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4期
2 邵蘭芳;;與“新基礎教育”的美麗相遇[J];基礎教育;2010年03期
3 葉瀾;;略論“新基礎教育”研究之路的若干特征[J];基礎教育;2011年02期
4 鞏發(fā);學生學會做人比學會求知更重要——面向21世紀新基礎教育的思考[J];企業(yè)文化;2000年04期
5 楊四耕;當代新基礎教育的生命美學觀及其方法論意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6期
6 林碧英;讓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發(fā)展的主人——論葉瀾教授“新基礎教育”之五[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1年01期
7 林良章;“新基礎教育”: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朵奇葩[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1年03期
8 葉瀾;“面向21世紀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論綱要[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2期
9 蘇忱;教育科學研究如何走出高原——發(fā)展至今的“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給我們的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2期
10 張洪高;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鮮明的人文傾向[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計琳 沈祖蕓;“新基礎教育”15年研究成果發(fā)布[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張向眾;“新基礎教育”修筑基礎教育新路[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中國教育報刊社 翟晉玉;“新基礎教育”:現(xiàn)代型學校的創(chuàng)建[N];社會科學報;2007年
4 當代著名教育學者、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 葉瀾;好課的基本要求[N];中國教師報;2013年
5 本報通訊員 曹奕;一個堅持14年的“智慧選擇”[N];江蘇教育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伶豫;把教育當做幸福的生活[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張炳升;催生我國本土化教育學理論[N];光明日報;2007年
8 記者 王勁松;“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fā)的研究與實驗”開題[N];光明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金志明;決戰(zhàn)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黃州區(qū)赤壁中心學校 張蕓;在學習中收獲 在研修中提高[N];黃岡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艷紅;以新基礎教育引領西部農(nóng)村的和諧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海蓉;“新基礎教育”的生命教育觀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郭芬;“新基礎教育”理論下初中數(shù)學“五還”教學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余少華;保守主義視角下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檢討[D];廣州大學;2009年
4 王昊寧;從“新基礎教育”視角看資深教師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韓云雷;小學生家庭作業(yè)情況調(diào)查分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61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86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