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與人的美好生活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G40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理解美好生活:理想的“勢”
(一) 美好生活的意蘊
1. 美好生活意味著理想的生活
2. 美好生活意味著可能的生活
(二) 美好生活的價值
1. 批判當下
2. 超越現(xiàn)狀
3. 愉悅精神
(三) 獲得美好生活的行為條件
1. 自由
2. 道德
3. 創(chuàng)造
4. 審美
二、探求美好生活:人與教育的共同訴求
(一) 生活在“遠方”: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1. “止于至善”:向更好超越
2. “時間是存在的空間”:向未來超越
3. “存在先于本質(zhì)”:向可能超越
(二) 追尋“理想圖景”:教育的精神品格
1. 作為對人的一種教化
2. 作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3. 作為一種自主的價值立場
三、守望美好生活:教育的永恒主題
(一) 重構教育的烏托邦精神
1. 教育要具有沖破現(xiàn)實的要求
2. 教育要有對更美好生活和世界的愿望與希望
3. 教育理想要以人為核心
(二) 教育對人的教化
1. 敞亮“無知”——完整知識的教化
2. 燭照“洞穴”——理性精神的培育
3. 訴求“高尚”——卓越德性的養(yǎng)成
4. 詩化“平庸”——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祖兵;;教學與生活:“回歸”的反思與“后回歸”的設想[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2 蘇娟;;志向[J];青少年日記;2004年03期
3 張愛梅;;想過一種慢生活[J];青少年日記;2009年12期
4 金鳳琴;;《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J];考試(教研);2011年08期
5 李海燕;;如何看待中學生的挫折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1年06期
6 郝笑妍;;良好的溝通需要教師做一個用心人[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4期
7 王新甫;;本真:數(shù)學課堂教學永恒的追求[J];中小學數(shù)學(小學版);2011年04期
8 陳同友;;“記”“詩”并選才能完整解讀[J];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08期
9 鄒露;;中小學體育生活化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09年08期
10 ;話題:怎樣知道爸爸、媽媽愛你呢[J];文學少年(小學);2011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偉勝;現(xiàn)成生活與可能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薛曉陽;希望與命運[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麗琴;為了學生的精神自由[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萬海;重返德性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進;論美好生活與學校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更立;異化與回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譚杉杉;親子觀視域中的有島武郎小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金麗;論教育與人的美好生活[D];河南大學;2006年
2 毛艷婷;中國人理想生活的社會表征及生活狀態(tài)的歸因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3 黃錦菁;重建可能生活[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肖霞;兒童即課程:價值與可能[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建靜;追求理想的生活[D];山東大學;2007年
6 周少勇;江南山水與終極關懷[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建平;“遮蔽”與“澄明”[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8 孫有新;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生活課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胡雪瑛;凝視耳旁的鳴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娜;追尋那被“遺忘”的時光[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71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87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