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理論論文 >

學校德育制度論

發(fā)布時間:2020-06-28 06:09
【摘要】: 制度與道德的密切關系引起了本文對學校德育制度的關注,認為德育制度的供給及其內在德性是影響德育實效的根本因素。目前,不管是在德育理論界還是德育實踐過程中,德育制度問題都還沒有引起專業(yè)人士足夠的重視。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德育制度含義是從一種較寬泛的意義上來界定的。它既指學校德育過程中體現(xiàn)為規(guī)范人的行為方式與交往關系的規(guī)則與程序,又指學校其它管理工作運行過程中體現(xiàn)為規(guī)范人的行為方式與交往關系的規(guī)則與程序。本文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僅僅是一種嘗試。文章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探討了制度的含義,得出制度作為集體理性對個體理性的約束這一重要特征決定了它與道德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接下來,本文又將制度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指向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制度,一類是不直接指向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制度,并從這兩個方面又具體分析了制度與道德的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的關系;然后借鑒社會學意義上的制度含義厘定了德育制度的含義,分析了學校德育制度的構成,闡述了德育制度之于德育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從德育制度角度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學校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問題表現(xiàn)為現(xiàn)行學校德育忽視德育制度之于德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現(xiàn)有的學校德育制度體現(xiàn)為道德行為主體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不對等。接下來,本文又具體分析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探索了整體德育模式中現(xiàn)代學校德育制度的特征和地位。這一部分的主要觀點是現(xiàn)代學校德育制度是在與德育中其它因素的統(tǒng)一中發(fā)揮作用的,但制度因素的特殊性又決定了現(xiàn)代學校德育制度在整體德育模式中應處于優(yōu)先地位。對這一觀點的具體分析是從道德教學以及基準道德兩個角度展開的。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G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麗珍 ,金亮賢;學校德育:困惑與出路[J];教書育人;2001年12期

2 ;精致的德育 生命的校園——廣東省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五小學“三生”德育尋繹[J];中小學德育;2017年09期

3 羅劍;趙順英;;導生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6年17期

4 路琳;;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進德育創(chuàng)新[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5 張偉強;;試論知識經(jīng)濟條件下的高校德育[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6年06期

6 陳榮武;試論德育自治與德育互助[J];當代教育論壇;2003年09期

7 杜時忠;;制度德性與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年01期

8 曹樹真;關于建構學校德育新模式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1年11期

9 錢源偉;文化學視界內的德育透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10 于進;;談德育制度與德育實效性的微妙法則[J];文教資料;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清林;;新趨勢·新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實施德育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朱家良;;參與體驗促感悟 構建德育新模式[A];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王立軍;;新形勢下甘孜縣教育局如何加強全縣學校的德育工作[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4 柏建英;;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究[A];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年

5 聶舒翔;;對因特網(wǎng)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思考[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三)[C];2005年

6 李忠軍;;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高校德育主題嬗變的軌跡、規(guī)律與啟示[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C];2011年

7 裴學進;;心理咨詢特質對加強與改進高校德育的啟發(fā)[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8 李延明;;學校德育工作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劉金換;;整合教育資源 拓展德育空間[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岳維;;再論主體德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浙江省寧?h柔石中學 童富軍;將學生成長納入德育視野[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檀傳寶 蔡辰梅;“德育最美麗的風景”怎么樣[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李炳亭 康秋菊 玄麗娜;“直指心靈”才是“真德育”[N];中國教師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劉章西 通訊員 魏祖華 魏遵明 蔣志華;“角色德育”新模式[N];湖北日報;2001年

5 記者 朱偉光 通訊員 關爽;德育僅靠學校是不行的[N];光明日報;2004年

6 青島理工大學校長 儀垂杰;關于高校德育創(chuàng)新的思考與實踐[N];光明日報;2009年

7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劉倫振 張謙 李強;人文和諧的德育手段[N];天津教育報;2008年

8 鹿麗娟;說說“德育創(chuàng)新”[N];西藏日報(漢);2011年

9 馬朝宏邋李炳亭;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煉[N];中國教師報;2007年

10 宿遷學院 汪勇 吳婧;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德育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與對策[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顏桂花;高校德育人本化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蔣懷柳;論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3 何玉海;論服務德育[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衛(wèi)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5 李紹偉;社會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6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觀向度[D];蘇州大學;2013年

7 趙祖地;高校德育評估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8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貴臣;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馬千;基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高校德育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彥然;學校德育制度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廖旺;新媒體對高中德育的機遇、挑戰(zhàn)及其應對[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鵬;生活化德育在中職學校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3年

4 徐雯娟;中日高校德育比較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5 楊道德;新時期中職學校德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廖細春;學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君;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年

8 商懿秀;高校網(wǎng)絡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9 何莎;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封丹;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德育與機制構建[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326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7326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18c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