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標及其基于教育指標的教育量化研究探索:內(nèi)容和方法
本文選題:教育量化研究 + 教育指標。 參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年06期
【摘要】:教育指標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教育科學研究過程中起著連接理論構(gòu)想到客觀實證的重要作用。與教育概念相比,教育指標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數(shù)量形式與教育內(nèi)容相結(jié)合的統(tǒng)一性,以數(shù)量的形式表示教育概念和關(guān)系,因此,教育量化研究要體現(xiàn)到教育指標的數(shù)量分析中來,通過教育指標的數(shù)量分析進行以揭示教育規(guī)律為內(nèi)容的教育量化研究。根據(jù)解釋和預測教育現(xiàn)象的需要,基于教育指標的教育量化研究涉及教育指標測量、單指標量化分析、雙指標量化分析和多指標量化分析。
[Abstract]:Educational index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necting theoretical conception to objective demonstration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ared with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 obvious feature of educational indicators is the un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form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which represents th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of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quantity.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education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index, and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index to reveal the law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the educational phenomenon, the quantit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education index involv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ducation index,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ngle index,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ouble index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ple index.
【作者單位】: 蘭州文理學院師范學院;
【分類號】:G40-0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佟慶偉,胡迎賓;在教育科研中發(fā)揮量化研究方法的優(yōu)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年04期
2 劉建設(shè);對我國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3 鄔志輝;;教育指標:概念的爭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佟慶偉;論量化研究方法在教育科研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04年11期
5 陳學軍;;理據(jù)的尋問:西方社會指標中的教育指標[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04期
6 熊明;劉暉;;教育現(xiàn)代化指標體系理論研究綜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7 鐘錚;;教育指標[J];外國教育資料;198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要作一些質(zhì)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張立新;;回歸實踐:教育學學科立場的自我意識[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劉巍;;中外合作辦學語言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安徽經(jīng)濟管理學院中澳合作辦學項目個案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方青;多元 平等 綜合 漸進——我國城市化發(fā)展戰(zhàn)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5 鄭宇;;淺談康德哲學的特殊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6 孔學軍,徐志兵;論中學化學課堂教學評價[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7 何也明;試論生活文化和社會經(jīng)濟對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J];安徽體育科技;2004年02期
8 楊獻南;安琪;;體育院校在讀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干預策略研究——以首都體育學院為例[J];安徽體育科技;2012年02期
9 周朵,王春章,尚莉敏;化學新課程學習成效評價標準的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王琳;;高校教師評價與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娟;;測量的優(yōu)化與數(shù)據(jù)分析質(zhì)量的提高[A];陜西省社會學會(2010)學術(shù)年會——“關(guān)—天經(jīng)濟區(qū)社會建設(shè)與社會工作”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馮珊珊;肖水源;;自殺意念流行病學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學問題[A];全國第九屆危機干預及自殺預防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二)[C];2011年
3 郝玲玲;孫河川;;教師評價意義的研究[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黃斌;;保險與經(jīng)濟發(fā)展:新發(fā)展視角[A];改革開放三十年:保險、金融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經(jīng)驗和挑戰(zhàn)——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8[C];2008年
5 高堅;高紅艷;;新聞理論研究中的方法論試探[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6 唐靜;王貝;阮依香;;城市專題地圖指標內(nèi)容的分析和處理[A];中國測繪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會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李燕凌;曾福生;;農(nóng)村社會公共危機表現(xiàn)及其化解——一個經(jīng)濟學的分析框架[A];首屆中國經(jīng)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焦蓓蓓;;中小學數(shù)學銜接的有效方法——淺議有軌嘗試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9 趙珍玉;;試論通過科技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精神[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朱山;章海波;;試論民意調(diào)查與政府決策[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玉英;制度建設(shè)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傳友;北京奧運會社會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衛(wèi)東;大學內(nèi)部重點建設(sh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lǐng)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鄧雪;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組織間學習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喬時;顧客與服務(wù)提供者關(guān)系對顧客參與中的自我服務(wù)偏見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屯;大學社會評價中的符號資本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國保;中國文化因素對知識共享、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陳豐;信訪制度成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斛建軍;農(nóng)民家庭社會支持網(wǎng)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田經(jīng)q,
本文編號:1972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97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