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理論論文 >

風險社會的道德困境與學校教育應對

發(fā)布時間:2018-02-13 04:48

  本文關鍵詞: 風險 風險社會 道德困境 學校教育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年Z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風險社會是一個"人造風險"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社會,是一個"孤獨個體"普遍化的社會,是一個被"恐懼文化"所籠罩的社會。在風險社會中,存在著不少道德困境,包括科技倫理的失效、道德與價值共識的困境、道德冷漠的蔓延等。面對這些道德困境,學校教育應該開展責任倫理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對話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敏感性和社會行動能力。
[Abstract]:The risk society is a society dominated by "artificial risk", a society of "lonely individuals", a society shrouded by a "culture of fear". There are many moral dilemmas in the risk society. It includes the fail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the dilemma of moral and value consensus, the spread of moral apathy, etc. In the face of these moral dilemmas,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carry out responsibility ethics education, enhance students' moral judgment ability and dialogue ability, and so on. Develop students' moral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ction ability.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風險社會的道德教育”(CEA140167)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富興;;個體化社會的道德教育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高德勝;;道德冷漠與道德教育[J];教育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全;學校恐懼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浩斌;;風險社會中的主體性原則及其倫理重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歐三任;;農(nóng)村信息化進程中的政治安全風險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歐俊;李松柏;;農(nóng)村醫(yī)療保障問題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4 肖順武;;糧食安全預警機制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3期

5 包學雄;黎雄輝;;農(nóng)業(yè)自然災害救助的研究綜述[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風險社會下市場經(jīng)濟及農(nóng)戶生計困境的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7 戴衛(wèi)東;;構建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責任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牛菲;;“特殊的”與“總體的”意識形態(tài)——曼海姆對意識形態(tài)概念兩重含義的區(qū)分[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石春梅;朱平;;風險社會理論視域中的價值觀危機及其消解[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鄧純余;;高職院校學生技術倫理教育探析[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革;閻耀軍;;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研究綜述[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宋寶安;張一;;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控制物價促進穩(wěn)定的基本戰(zhàn)略[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梁華;;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視角——風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理論綜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程倩;;論領域分離中的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讀《公共生活的發(fā)生》有感[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謝慶奎;楊宏山;;信息全球化與意識形態(tài)創(chuàng)新[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6 周杰;楊望成;;行政問責與官員復出——中國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機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唐均;;構建和諧社會:社會政策的視角[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前沿論叢(上卷)[C];2007年

8 劉松濤;李建會;;斷裂、不確定性與風險——試析科技風險及其倫理規(guī)避[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楊書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災的技術風險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10 宋曉光;;R&D活動中的科技風險[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成;體育競爭情報及其對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8 鐘希明;介入公共場域的知識分子寫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芳;馬克思的社會分工理論及其當代意義[D];武漢大學;2010年

10 胡慧華;符號化:當代消費社會批判的一個維度[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舜;大學生村官的身份認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銳;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競爭力模型與戰(zhàn)略考量[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電光;技術風險評估中的觀念沖突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郝濤濤;齊格蒙特·鮑曼個體關懷思想評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高琳;遼中南城市群環(huán)境風險治理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王君;論詹姆遜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學;2010年

7 陳超;風險社會背景下政府責任追究機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徐冉;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政府應急管理能力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沈靜;德育視角下的大學生犯罪分析及其預防[D];江南大學;2010年

10 齊天嬌;創(chuàng)業(yè)者保障制度建設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慶祥,王勤;從文藝復興“人的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現(xiàn)代西方人的問題研究的清理與總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2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種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4期

3 石中英;;教育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朱開君;人的發(fā)現(xiàn)——論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學思想[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薛紅;在個體化浪潮之中的性別身份和婚姻家庭——貝克的《風險社會》中的性別和婚姻家庭分析[J];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6 石艷;;“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場域中信任問題的社會學審思[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高德勝;;電子媒介與“旁觀者”的生產(chǎn)——論道德教育在電子媒介時代的選擇[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8 吳康寧;;中國教育改革為什么會這么難[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4期

9 高德勝;;論現(xiàn)代教育的“幸福追求”[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張相樂;;論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J];教育導刊;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玉梅;道德焦慮論[D];中南大學;2010年

2 嚴從根;在正當與有效之間—社會轉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振中;論教育身份[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佳佳;論學校制度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閆榮雙;初中生學校恐懼的特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曉明;威爾遜道德教育理論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啟示[D];西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舒平;;道德困境與反道德困境[J];新余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2 柯羽;;當代大學生就業(yè)難的道德困境與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0年08期

3 李華忠;;現(xiàn)代人道德困境之源考量——基于道德的支撐維度[J];求索;2011年02期

4 黃瑾宏;;論現(xiàn)代性自我的道德困境及其超越[J];晉陽學刊;2011年04期

5 王強;;被讓座:公共生活規(guī)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蔣春梅;;論社會道德困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年02期

7 韓根源;;嘗試用“道德困境”引發(fā)學生的道德體驗[J];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08期

8 路德彬 ,趙杰;走出道德困境:孔孟之道給予的啟示[J];東岳論叢;1990年04期

9 楊少涵;;道德困境的博弈分析[J];開封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10 任偉;趙圖雅;;內蒙古地區(qū)蒙古族大學生道德困境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鄭亞男;;中國現(xiàn)代化的道德困境與“以德治國”的戰(zhàn)略應對[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2 張華;;游走在“高尚”與“平庸”之間——當代青年的道德困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教育選擇[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春飛;;道德困境與審計意見購買[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綠 編譯;媒介通過呈現(xiàn)“道德困境”影響人們的道德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教授 李俠;科技界的焦慮與道德困境[N];上海科技報;2014年

3 傅淞巍;讓“好人遇到好人”逆轉道德困境[N];遼寧日報;2011年

4 王甘武;如何化解“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N];太原日報;2011年

5 汪昌蓮;質疑雷鋒折射現(xiàn)實道德困境[N];濟南日報;2012年

6 南開大學法學院 王彬;擺脫道德困境的三條紅線[N];檢察日報;2010年

7 顧元;低薪制及其道德困境[N];人民法院報;2002年

8 湖北大學商學院 黃曉波;會計人員的道德困境與文化品味[N];中國會計報;2012年

9 高力;行為選擇與道德要求[N];云南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蘭曉萌 任孟山;基因科技的道德困境[N];華夏時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亞昆;議道德困境[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孫哲;論我國當代立法的道德困境[D];西北大學;2014年

3 郭薇;大學生道德困境問卷的初步編制及相關因素分析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4 苗猛;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困境及改善之道[D];西華大學;2014年

5 張春暉;當代中國道德困境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6 李雪妮;當代中國社會道德困境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7 梁益銘;社會轉型期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的道德困境及突圍選擇[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8 李文俊;布勞的社會分化理論與我國道德困境[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9 皮蘭嬌;現(xiàn)代道德困境與德性重建[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胡相忠;基于當代道德困境下的孟子倫理思想價值研究[D];大理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5073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5073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e2c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