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研究評述
本文關鍵詞:關于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華東師范大學》 2014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研究評述
劉金金
【摘要】:中學歷史教學設計是一門連接中學歷史教學實踐和史學理論、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理論、系統(tǒng)科學理論的橋梁學科。該理論對于提升歷史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積極意義。本論文介紹了我國歷史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探討了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操作方法。我國歷史教學設計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先后經歷了起步探索期(改革開放到2000年)、快速發(fā)展期(2001年-2008年)和繁榮活躍期(2009年至今)三個階段。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包括定義、理論基礎和基本要素等三個方面。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的原則包括系統(tǒng)性原則、學生為主的原則和生動性原則。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的操作步驟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設計和教學評價設計及修改。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33.5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克抗;;關于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上)[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2 王雄;現代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操作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3 陳宇靜;;“法國大革命”教學實錄[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8年12期
4 紀連海;;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的城市經濟[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9年04期
5 賈彥春;;高中二年級《改革開放》教學設計及說明[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1年07期
6 侯桂紅;;近十年來歷史教學設計研究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3年27期
7 金相成;;中學歷史教師也要搞點科學研究[J];歷史教學問題;1993年01期
8 鐘志賢;論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程[J];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潘永剛;劉俊強;;我國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程——淺析我國教學設計的歷史、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現代教育技術;2007年11期
10 高潔;楊改學;;二十年來我國教學設計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曉琴;;試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S1期
2 秦建興;;淺談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與學[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姜邱焰;;邏輯推理能力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張祖榮;張紹斌;;《觀賞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5期
5 張新明;王振;承孝敏;;從心理學視角看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郭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7 王宏偉;王小許;;從文科生知識結構談醫(yī)學物理課程建設[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段向瓊;王麗娟;;個性心理結構的整體性與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豆海紅;;贊可夫和布魯納的教育理念之比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10 周軍;李文娟;;學前教育專業(yè)新生化學認知結構的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馬艷云;;西方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黃強軍;李山林;;“語文課程語言知識內容”辨正[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谷長江;梁承謀;王長生;劉改成;;體操運動員認知復雜性的實證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丁俊武;;動作技能學習理論的演變及發(fā)展展望[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董立平;;中職課堂有效教學生本化策略初探[A];2012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郭曉功;徐魯寧;李強;;高等教育中對學習者特征分析的重要性研究[A];科學中國人(人文社科版)[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羅芳;西藏農牧區(qū)小學漢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祝春蘭;網絡學習中自我監(jiān)控的結構與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菊;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及其視角下的教與學組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潔;移動技術支持的大學英語混合式聽說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簡婕;支持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數字化學習環(huán)境構建及其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秀峰;“90后”大學生的人生觀及其引導[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寶宏;規(guī)則變式三種習得和應用方式的遷移效果[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明偉;職高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龍居洋;關于中國人日語學習者的學習觀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學學習態(tài)度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馮曉斐;高職旅游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潔;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顧純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D];蘇州大學;2010年
8 凌萍;初中化學中對比探究實驗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李紅珍;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宿麗麗;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心理環(huán)境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策三;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3年06期
2 李秉德;“教學設計”與教學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3 何克抗;也論教學設計與教學論——與李秉德先生商榷[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李芒,周玉芬,李子運;論教學設計學研究的十個方向[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謝幼如;廣東高;诰W絡資源利用的課程教改試驗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謝幼如;國家級精品課程“教學設計原理與方法”的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7 何克抗;;關于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的論證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彭海蕾;我國教學設計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9 呂萍;;美國TELS技術支持科學學習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2009年04期
10 葉小兵;;目標的表述[J];歷史教學;2006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麗萍;開放——中學歷史教學模式的趨勢[J];教學與管理;2003年22期
2 葉小兵;論中學歷史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3 許靜;淺析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封必君;;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年16期
5 安玉奎;;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和價值觀教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6 鄒平;;融價值觀教學于中學歷史教學之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年S1期
7 劉霞;;中學歷史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年04期
8 王洪萍;;歷史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校園心理;2009年02期
9 王會珍;;淺談中學歷史教學[J];才智;2010年09期
10 秦政權;;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新和;;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材料教學[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2 鄭慧日;陳雅;;中學歷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A];浙江史學論叢(第一輯)[C];2004年
3 楊秉鈞;;中學歷史教學與育人——淺談中學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A];歷史與現實論稿[C];1991年
4 彭明光;;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5 李琴;;中學歷史教學的新突破——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勢的運用[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陳朝祥;;論高師歷史教學應對中學歷史教學跨越式發(fā)展之舉措[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7 方圣;;研究性學習與中學歷史教學[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8 云娜;;歷史教學之我見[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9 徐曉清;;道德教育一中學歷史教學必須再度引起重視的問題[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孫明;;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句容市第一中學 陳健;[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一中 李琳;[N];學知報;2011年
3 河北省 張騰;[N];學知報;2010年
4 濟寧市市中區(qū)喻屯鎮(zhèn)第一中學 楊正梅;[N];學知報;2010年
5 平頂山市第五十六中學 譚海鵬;[N];學知報;2011年
6 天水市麥積區(qū)龍園中學 武線英;[N];甘肅日報;2009年
7 記者 朱萍 通訊員 曹佃福;[N];連云港日報;2007年
8 延川縣職教中心 任建安;[N];延安日報;2010年
9 李曉玉 武都區(qū)城關中學教師;[N];隴南日報;2008年
10 武都區(qū)濱江中學教師 何莉;[N];隴南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文成;地方歷史遺存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萍;淺析中學歷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孫亮;澳大利亞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黃鏗;計算機網絡應用于中學歷史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洵燕;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國際理解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謝韻;略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災害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楊林;中學歷史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多媒體的合理運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岳宛璐;中學歷史教學開展生命教育的思考與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崔長霞;論文學作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楊;改革開放以來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沿革與反思[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關于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0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3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