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粘性視角下支付寶營銷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17:44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銀行線上支付服務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斷創(chuàng)新,移動支付在中國廣闊而迅速地鋪開。新興支付方式,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也培養(yǎng)了消費者新的支付習慣。近年來,移動支付市場使用規(guī)模超過40億元,并呈繼續(xù)上漲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yè)加入到市場爭奪戰(zhàn)中,移動支付平臺的競爭更加激烈。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huán)境,移動支付企業(yè)如何甄別影響用戶粘性的因素,從而提升用戶的感知價值,增強用戶粘性顯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依據移動支付、用戶粘性、感知價值、感知風險等理論,以支付寶為研究對象,結合支付寶的用戶粘性現(xiàn)狀,分析研究了支付寶用戶粘性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主要從感知價值和感知風險兩個方向進行梳理和分析。感知價值分為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支付寶目前品牌形象、建立的信用體系和開拓的支付場景,可以為用戶感知利得帶來正向強化。支付寶目前在這幾個因素上有一定成果,但仍然有提升和強化的需要,本研究在第五章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在感知利失方面:逐步提升的成本,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特性帶來的風險,既有支付寶的個性特征,也有整個大行業(yè)的共性問題。因此這方面的分析既能給支付寶提供建議,也能為其他移動支付公司提供參考。除了支付寶...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論文基本框架??Chart1-1?Basic?framework?of?paper??1.4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與不足??研究領域的創(chuàng)新
圖2-2?2013-202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guī)模??Chart2 ̄l?China*?s?third-party?payment?transaction?scale?from?2013?to?2022??圖2-2的圖表和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guī)模逐年增加,比起2013年增長??了數十倍,增長率從一開始的翻倍增長,到現(xiàn)在逐年放緩,仍然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率。??8??
?用戶粘t生視角下支付寶營銷策略研究??粘性??圖2-5粘性與忠誠度的關系??Chart2 ̄5?relationship?between?stickiness?and?loyalty??2.2.2影響用戶粘性的因素??關于用戶粘性形成,國內外學者展開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任祥銘(2017)以232個網購顧客為樣本,圍繞關系利益對網購顧客粘性影響研究??的主題,進行問卷調查。將數據運用層次回歸方法校驗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關系利益??可以正向刺激顧客粘性,情感依戀,網站聲譽會起到調節(jié)作用。周浩(2014)則認為用??戶粘性在學術上可以表述為鎖定(lockin)或是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梢苑譃轱@??性鎖定和隱形鎖定。顯性鎖定包含不局限于某種技術標準、虛擬資產等附加價值。隱形??鎖定更多的是信用記錄、積分等虛擬資產。杜偉軍(2011)認為要提高用戶粘性應選擇??一些與市場營銷聯(lián)系緊密且可操作性高的指標。比如:優(yōu)惠或折扣、有實效的內容、免??單、促銷、互動空間、趣味活動、熱點提示、投票和調查、網站未來活動提示??2.3感知價值??2.3.1感知價值的定義??到目前為止,在消費者行為領域研究范圍內,有關消費者感知價值的研究非常豐富??多樣。一部分學者認為感知價值是正向獲得性的。而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感知價值并非??單向,應分正向與負向,即利得與利失。根據研究內容不同,感知利得與感知利失有著??不同的內涵。??Zeithaml(1988)認為感知價值是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將獲得的預期收益??與成本之間做對比,將產品本身與服務對比之后總體評估。感知價值是一種因人而異非??常主觀的心理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政務”報告(2016)——移動政務的現(xiàn)狀與未來[J]. 鄭躍平,黃博涵. 電子政務. 2016(09)
[2]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第三方移動支付效能評價研究[J]. 孫悅,張向先,郭順利. 情報科學. 2016(09)
[3]品牌價值構成因素的實證研究[J]. 唐玉生,曲立中,孫安龍. 商業(yè)研究. 2013(09)
[4]基于跨渠道的消費者移動支付采納研究[J]. 楊水清,魯耀斌,曹玉枝. 科研管理. 2011(10)
博士論文
[1]微博用戶忠誠度影響因素研究[D]. 王建東.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2]在線消費者粘性研究[D]. 王海萍.山東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用戶粘性度的B2C電子商務營銷戰(zhàn)略[D]. 杜偉軍.復旦大學 2009
[2]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及發(fā)展初探[D]. 徐會敏.西南財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25971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論文基本框架??Chart1-1?Basic?framework?of?paper??1.4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與不足??研究領域的創(chuàng)新
圖2-2?2013-202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guī)模??Chart2 ̄l?China*?s?third-party?payment?transaction?scale?from?2013?to?2022??圖2-2的圖表和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guī)模逐年增加,比起2013年增長??了數十倍,增長率從一開始的翻倍增長,到現(xiàn)在逐年放緩,仍然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率。??8??
?用戶粘t生視角下支付寶營銷策略研究??粘性??圖2-5粘性與忠誠度的關系??Chart2 ̄5?relationship?between?stickiness?and?loyalty??2.2.2影響用戶粘性的因素??關于用戶粘性形成,國內外學者展開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任祥銘(2017)以232個網購顧客為樣本,圍繞關系利益對網購顧客粘性影響研究??的主題,進行問卷調查。將數據運用層次回歸方法校驗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關系利益??可以正向刺激顧客粘性,情感依戀,網站聲譽會起到調節(jié)作用。周浩(2014)則認為用??戶粘性在學術上可以表述為鎖定(lockin)或是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梢苑譃轱@??性鎖定和隱形鎖定。顯性鎖定包含不局限于某種技術標準、虛擬資產等附加價值。隱形??鎖定更多的是信用記錄、積分等虛擬資產。杜偉軍(2011)認為要提高用戶粘性應選擇??一些與市場營銷聯(lián)系緊密且可操作性高的指標。比如:優(yōu)惠或折扣、有實效的內容、免??單、促銷、互動空間、趣味活動、熱點提示、投票和調查、網站未來活動提示??2.3感知價值??2.3.1感知價值的定義??到目前為止,在消費者行為領域研究范圍內,有關消費者感知價值的研究非常豐富??多樣。一部分學者認為感知價值是正向獲得性的。而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感知價值并非??單向,應分正向與負向,即利得與利失。根據研究內容不同,感知利得與感知利失有著??不同的內涵。??Zeithaml(1988)認為感知價值是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將獲得的預期收益??與成本之間做對比,將產品本身與服務對比之后總體評估。感知價值是一種因人而異非??常主觀的心理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政務”報告(2016)——移動政務的現(xiàn)狀與未來[J]. 鄭躍平,黃博涵. 電子政務. 2016(09)
[2]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第三方移動支付效能評價研究[J]. 孫悅,張向先,郭順利. 情報科學. 2016(09)
[3]品牌價值構成因素的實證研究[J]. 唐玉生,曲立中,孫安龍. 商業(yè)研究. 2013(09)
[4]基于跨渠道的消費者移動支付采納研究[J]. 楊水清,魯耀斌,曹玉枝. 科研管理. 2011(10)
博士論文
[1]微博用戶忠誠度影響因素研究[D]. 王建東.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2]在線消費者粘性研究[D]. 王海萍.山東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用戶粘性度的B2C電子商務營銷戰(zhàn)略[D]. 杜偉軍.復旦大學 2009
[2]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及發(fā)展初探[D]. 徐會敏.西南財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25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312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