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鄭振鐸輯
發(fā)布時間:2018-06-21 22:40
本文選題:魯迅 + 鄭振鐸。 參考:《中國編輯》2017年05期
【摘要】:箋紙在我國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隨著書寫載體和文化環(huán)境的變遷,這一傳統(tǒng)藝術不可避免地日趨沒落。20世紀30年代,魯迅與鄭振鐸合作輯印《北平箋譜》,既為中國傳統(tǒng)箋紙藝術做一總結,又為新木刻運動提供滋養(yǎng)。文章從編輯主旨、編輯導向、讀者意識和營銷意識等方面作了探析。
[Abstract]:Paper had a glorious history in our country, but with the change of writing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traditional art inevitably declined day by day in 1930s. Lu Xun and Zheng Zhenduo cooperated to print Peiping Peiji, which not only summariz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aper-paper art, but also provided nourishment for the new woodcut mov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itorial purport, editorial orientation, reader consciousness and marketing consciousness.
【作者單位】: 山東工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G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得后;魯迅書信的箋紙[J];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06期
2 肖乾;;話說預約[J];出版工作;198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向敏;;魯迅、鄭振鐸輯印《北平箋譜》史實初探[J];中國編輯;2017年05期
2 張素麗;;“美術視野中的魯迅”研究述評——以魯迅對中國傳統(tǒng)美術的接受為主[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3 趙憲章;;論民間書信及其對話藝術[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瑞田;回眸《北平箋譜》[N];文藝報;2011年
,本文編號:2050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05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