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職業(yè)教育現(xiàn)代學徒制度的模式選擇
[Abstract]: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n excellent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helps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other problems. Th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human resource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skilled workers", while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How to solve this dilemma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t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faced with three kinds of mode choice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ith school as the main body should be chosen in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作者單位】: 東華理工大學師范學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專業(yè)組重點課題“中國職業(yè)教育現(xiàn)代學徒制度研究”(12ZYZZD002) 主持人:黃日強
【分類號】:G71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白雪;張兵;;新型現(xiàn)代學徒制度:澳大利亞TAFE模式的啟示[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15期
2 葛錦林;;對我國推行工學結合職業(yè)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3 葉鑒銘;;校企共同體:企業(yè)主體學校主導——兼評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雙主體”[J];中國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4 張啟富;;我國高職教育試行現(xiàn)代學徒制的理論與實踐——以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帶徒工程”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凌潔;;地方政府對工學結合培養(yǎng)的政策制度支持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7期
2 于海燕;;“產(chǎn)教一體”成人培訓機制構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3 張僑;金海龍;徐陽;;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科技和產(chǎn)業(yè);2012年06期
4 申曉偉;羅華;;高職院校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12期
5 李如平;張震;黃玲;未培;;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改革與建設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33期
6 徐秀維;陳萬鵬;鄭惠虹;;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23期
7 莫輕兵;;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探析[J];廣西教育;2012年11期
8 劉錦程;;淺析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實踐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11期
9 吳兆春;;現(xiàn)代學徒制在高職經(jīng)管類專業(yè)中的探索與實踐——以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為例[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10 陳德民;;淺談示范校建設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J];福建建材;2013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曉燕;虔敬與整全:色諾芬教化哲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2 肖維;論大學教育與信仰關照[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李學麗;中國大學模式移植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4 王銀花;澳門高等教育擴展的邏輯[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趙金華;基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我國理工院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6 何應林;高職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7 王軍勝;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視角下民辦本科高校轉(zhuǎn)型路徑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英;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2 陳永剛;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麗玲;高等職業(yè)教育產(chǎn)學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兵;保定市中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現(xiàn)狀與對策[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1年
5 王媛媛;以校企合作為依托的高職教育發(fā)展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6 劉甫強;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校企合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軍;高職院!肮W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8 徐欣;奧地利職前職業(yè)教育和培訓(IVET)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黎麗;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校企合作績效評價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10 吳志先;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的變革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隴生,倪麗華;教育雙主體論[J];中國煤炭經(jīng)濟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2 蔣麗珠;;獨具特色的澳大利亞職業(yè)技術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05期
3 董柏林;;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的指路明燈[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34期
4 汪勝水,金龍;構建高職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探討與實踐[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馬樹超;工學結合:職業(yè)教育模式轉(zhuǎn)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年16期
6 毛敏芹;曾凌燕;;校企“雙主體”培養(yǎng)模式下對企業(yè)積極性的調(diào)動[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7 朱建;;大力推進企業(yè)界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機制[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04期
8 趙志群;;職業(yè)教育的工學結合與現(xiàn)代學徒制[J];職教論壇;2009年36期
9 魏敏;新加坡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特色[J];職教通訊;2004年09期
10 徐改;“三明治”原則:合作式人才培養(yǎng)——丹麥職業(yè)學校課程模式述評[J];職教通訊;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amela R.Maines,鄧立剛;學徒制不只是在職培訓[J];職教論壇;2002年04期
2 崔京建;新學徒制度——澳大利亞最具特色的職業(yè)培訓制度[J];山東勞動保障;2003年07期
3 黃日強;張霞;;英國學徒制度的新形式[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徐瑾R,
本文編號:2187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18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