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視角的組織復原力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視角的組織復原力研究 出處:《管理評論》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個體復原力 組織復原力 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匹配
【摘要】:在當今競爭環(huán)境日益復雜,失敗風險顯著增加的環(huán)境下,如何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組織復原力并最終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已成為企業(yè)領導者與管理者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本研究在系統(tǒng)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建構(gòu)了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個體復原力和組織復原力關系的模型并進行了系統(tǒng)論證,由此進一步提出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促進組織復原力提升的關健在于這些要素之間的匹配,最后本研究探討了該研究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Abstract]:In today's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risk of failure, how to enhance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at leaders and managers need to solv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dividual resilience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relationship model and system demonstration, thu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Guan Jian organization resilience improvement lies in the matching between these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n the research field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1YJA630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重點項目(2014XZD02)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0WYXM037)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企業(yè)發(fā)展研究所2014年度創(chuàng)新培育項目(2013CP008) 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項目(2013JK021)
【分類號】:F272.92
【正文快照】: 引言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企業(yè)面臨的環(huán)境日趨復雜,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由于現(xiàn)代企業(yè)處在時刻變化的環(huán)境之中,隨時會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來自產(chǎn)品、價格、人才、信息、財務與信譽等方面危機的困擾和影響。面對危機,有些企業(yè)能夠迅速走出困境,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而有些企業(yè)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謝衛(wèi)紅;屈喜鳳;李忠順;王田繪;;產(chǎn)品模塊化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組織結(jié)構(gòu)的中介效應[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雨濤;;導游員的復原力及其開發(fā)[J];中外企業(yè)家;2007年02期
2 趙濤;;復原力:危機下的心理功課[J];企業(yè)管理;2009年09期
3 王小霏;;基于職場靈性視角的個體復原力研究[J];價值工程;2013年32期
4 劉雨濤;;餐飲員工的復原力及其開發(fā)[J];大眾商務;2009年06期
5 張婭;;聯(lián)想激發(fā)復原力[J];商務周刊;2006年21期
6 張宇;;青少年復原力與家、校心理健康教育[J];商品與質(zhì)量;2011年S1期
7 楊從杰,吳興華,董國峰;管理者的復原力及其開發(fā)[J];人才開發(fā);2005年03期
8 張同全;杜恒波;;大學生復原力調(diào)查[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鄧娟;;企業(yè)復原力[J];中國經(jīng)貿(mào);2007年01期
10 孫曉霞;;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其教育復原力的關系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甘怡群;王婷;劉鑫;謝曉非;;青少年復原力的保護因子與威脅因子:一個縱向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羅增讓;;創(chuàng)傷后的復原力初探[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毛淑芳;李偉健;;復原力對自我復原的影響機制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羅鳳英;;論創(chuàng)傷后復原力及其構(gòu)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5 蔣林潔;戴艷;;震后中學生的災難暴露、家庭復原力和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關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安媛媛;伍新春;;災難后青少年復原力問卷的修訂以及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張磊;劉將;;城市民工子女復原力的現(xiàn)狀及干預[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戴艷;鄭日昌;;家庭復原力關鍵因素結(jié)構(gòu)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蔣林潔;戴艷;;家庭復原力研究綜述[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彤;;農(nóng)村留守與非留守初中生親子關系、復原力與應對方式的比較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哈佛商業(yè)評論》高級編輯 DianeL.Coutu;在劫難中找尋復原的力量[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2 徐長江 張施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家庭復原力可使家庭轉(zhuǎn)危為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解麗;怎樣當個合格的管理者[N];人民郵電;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晶;希望課程對兒童希望及復原力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2 孫蔚雯;高中生日常性學業(yè)復原力、學業(yè)投入對學習成績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霞;流動兒童復原力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4 韋海燕;大學生復原力的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瑜;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毛淑芳;復原力對自我復原的影響機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7 蔣林潔;震后中學生的災難暴露、家庭復原力和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8 徐敏;中專生復原力的相關研究及干預實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謝湘萍;師范生復原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干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馮嘯;中學生情緒復原力的初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46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4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