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智能卡OTA的設計與實現
發(fā)布時間:2017-05-22 14:04
本文關鍵詞:手機智能卡OTA的設計與實現,,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3G的大規(guī)模應用,3G智能卡是發(fā)展業(yè)務的有效平臺,智能卡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而SIM卡(Subscribers Identity Module)的出現使移動通信領域跨向了一個新的時代。SIM卡是帶有微處理器的智能芯片,由于SIM卡具有的高度集成,安全級別高的特性,這就使得SIM卡能夠存儲終端用戶的所有安全信息。隨著移動通信領域對于安全需求的不斷提高,SIM卡已成為移動通信領域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在3G時代,用戶在手機上就可通過SIM卡完成各種金融類或銀行業(yè)務,實現包括銀行轉賬、電子錢包、電子購物、手機繳費等業(yè)務,為廣大用戶的日常生活增添便利。 OTA技術下載數據的方式是一種無線接入的方式,它是基于C/S結構,該模式的兩端分別是OTA服務器和SIM卡,Mobile Operator Server能夠通過OTA技術借助短消息通道的方式和STK功能將用戶手中的SIM卡內的數據與內容進行更新,將相應的OTA下載數據以數據短消息的形式透明地傳遞給用戶OTA卡;此外,SIM卡還可以通過OTA技術接收Mobile Operator Server的特殊服務消息,它將下載并且激活新的應用。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既符合GSM網絡的標準功能,還符合擴展支持中國移動OTA技術規(guī)范的SIM卡OS基礎之上構建出OTA模塊;GSM OS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SIM卡內文件系統(tǒng)管理,GSM信道命令處理和GSM安全認證等,而OTA系統(tǒng)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OTA上行業(yè)務數據處理、下行業(yè)務數據處理、品牌管理、OTA應用運行環(huán)境、用戶管理和安全校驗模塊等。 OTA系統(tǒng)是根據設計而來,三星S3C9N9芯片內包含的功能有:基礎時鐘、內存訪問、輸入/輸出等。本論文就是在三星S3C9N9芯片基礎上裝載Java卡平臺之后,利用Java卡API開發(fā)出SIM卡OTA系統(tǒng),再通過VC調用CalmShine底庫來開發(fā)OS底層,使用JBuilder9語言進行上層應用開發(fā);C語言主要是空間管理、安全校驗、文件訪問和構建底層數據傳輸等方面的功能,而利用JAVA2主要是上層OTA系統(tǒng)的開發(fā)。
【關鍵詞】:智能卡 空中下載技術(OTA) SIM卡開發(fā)包(STK) 個人識別模塊(SM) GSM網絡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N929.53;TN40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CONTENTS10-13
- 第一章 緒論13-17
- 1.1 中國智能卡OTA的歷史與現狀13-15
- 1.2 選題背景及意義15-16
- 1.3 論文的結構安排16-17
- 第二章 SIM卡OTA系統(tǒng)基本原理17-26
- 2.1 SIM卡STK介紹17-19
- 2.1.1 第一種:STK與用戶交互的命令17-18
- 2.1.2 第二種:STK與移動設備交互的命令18
- 2.1.3 第三種:STK與網絡交互的命令18
- 2.1.4 STK的命令格式18-19
- 2.2 STK卡OTA應用簡介19-22
- 2.2.1 OTA應用菜單結構19-21
- 2.2.2 OTA應用下載系統(tǒng)21-22
- 2.3 OTA系統(tǒng)網絡框架22-26
- 2.3.1 通訊服務系統(tǒng)23-24
- 2.3.2 STK菜單內容管理系統(tǒng)24-25
- 2.3.3 應用服務器管理系統(tǒng)25
- 2.3.4 網站服務器25-26
- 第三章 SIM卡OTA系統(tǒng)總體設計26-43
- 3.1 芯片結構分析26-28
- 3.1.1 S3C9N9芯片外部特性26-27
- 3.1.2 S3C9N9芯片內部特性27-28
- 3.2 開發(fā)環(huán)境與工具的選擇28-30
- 3.2.1 代碼編寫工具28
- 3.2.2 編譯工具28
- 3.2.3 調試工具28-30
- 3.3 SIM卡底層OS實現與擴展設計30-37
- 3.3.1 SIM卡文件系統(tǒng)結構33-34
- 3.3.2 文件系統(tǒng)空間管理模塊34-35
- 3.3.3 備份機制35-36
- 3.3.4 實現方法36-37
- 3.4 OTA功能模塊設計37-43
- 3.4.1 OTA系統(tǒng)運行模塊37-38
- 3.4.2 OTA數據傳輸控制模塊設計38-40
- 3.4.3 過濾機制40-41
- 3.4.4 安全校驗模塊41-43
- 第四章 OTA應用運行模塊設計43-59
- 4.1 OTA應用解釋器設計43-49
- 4.1.1 OTA應用數據定義43-46
- 4.1.2 OTA應用命令處理流程設計46-47
- 4.1.3 OTA應用菜單系統(tǒng)設計47-49
- 4.2 插件機制49-54
- 4.2.1 插件命令格式50
- 4.2.2 插件實現流程50-54
- 4.3 補丁機制54-56
- 4.3.1 插件表54-55
- 4.3.2 實現方法55-56
- 4.4 OTA內存管理模塊設計56-59
- 4.4.1 OTA內存存儲結構56
- 4.4.2 OTA內存分配56-57
- 4.4.3 OTA存儲區(qū)不同的轉移方式57-59
- 4.4.3.1 刪除應用57
- 4.4.3.2 轉移應用57-59
- 第五章 總結59-60
- 5.1 完成的具體工作59
- 5.2 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59-60
- 5.3 后續(xù)工作60
- 參考文獻60-6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4-66
- 致謝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雷雯;;高速OTA系統(tǒng)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5年3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馬海峰;智能卡COS文件系統(tǒng)結構模型的研究與應用[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熊偉;中國移動OTA服務器體系結構研究及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李明;一種基于用戶識別模塊的智能卡卡增值業(yè)務開發(fā)平臺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4 饒華一;基于大容量SIM卡的新的增值業(yè)務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5 車平躍;智能卡操作系統(tǒng)內核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手機智能卡OTA的設計與實現,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58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8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