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LM模型的信貸渠道的實證分析
【圖文】:
場( 商品市場、信貸市場和貨幣市場) 、兩種利率( 債券利率和貸款利率) 的 CC - LM 曲線( 其中 CC 為commodity 和 credit 的縮寫) ,圖 1 就是通過圖形展示市場與利率之間關系的 CC - LM 模型。由 CC - LM 模型的圖形看到,,一方面貨幣供給減少,LM 曲線左移( LM - LM1 ) 導致利率升高,產(chǎn)出下降( Y1 - Y2) ; 另一方面,由于銀行貸款供給隨之減少,CC 曲線也相應左移( CC - CC1) ,產(chǎn)出進一步降低( Y2 - Y3) ,這就要求在研究貨幣政策的時候不能僅僅只關注貨幣供給的變化
和圖 11 是脈沖響應,我們可以看到,貨幣供給的增加對產(chǎn)出有正向的影響,但是到了第九期開始下降,信貸對產(chǎn)出的影響是先負向后正向,而且正向的影響在后半部分呈上揚狀態(tài),說明信貸的滯后刺激經(jīng)濟的效果正展現(xiàn)出來,也說明了國家的四萬億刺激計劃達到了預期的刺激經(jīng)濟的效果,而且這種效果在隨后的時間里會變得更加強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孫明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證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03期
2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0年12期
3 索彥峰;于波;;轉(zhuǎn)型期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論叢;2006年06期
4 蔣瑛琨 ,劉艷武 ,趙振全;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兼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5 周英章,蔣振聲;貨幣渠道、信用渠道與貨幣政策有效性——中國1993-2001年的實證分析和政策含義[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6 陳飛,趙昕東,高鐵梅;我國貨幣政策工具變量效應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7 馮春平;貨幣供給對產(chǎn)出與價格影響的變動性[J];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8 范從來,廖曉萍;開放經(jīng)濟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麥元勛,田曄;我國貨幣政策效應時滯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05期
2 王欣;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分析[J];財經(jīng)科學;2003年06期
3 周光友,邱長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的爭論及啟示[J];財經(jīng)科學;2005年02期
4 索彥峰;于波;;轉(zhuǎn)型期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論叢;2006年06期
5 路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及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4年06期
6 黃飛鳴;從信用傳導途徑看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J];財經(jīng)研究;2002年09期
7 孫明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證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03期
8 方先明,熊鵬;我國利率政策調(diào)控的時滯效應研究——基于交叉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8期
9 周建;汪偉;;資本形成、投資效率與經(jīng)濟增長之間的動態(tài)相關性——來自中國1978~2004年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研究;2006年02期
10 劉玄;王劍;;貨幣政策傳導地區(qū)差異:實證檢驗及政策含義[J];財經(jīng)研究;200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英章;轉(zhuǎn)型期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徑[D];浙江大學;2002年
2 方顯倉;我國貨幣政策信用渠道傳導的微觀機制及其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盧慶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武小欣;經(jīng)濟轉(zhuǎn)軌中的金融調(diào)控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南成;中國貨幣政策傳導的數(shù)量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6 江武成;貨幣政策與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以中國通貨緊縮時期為例的實證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7 王靜;涉農(nóng)經(jīng)濟組織融資信用與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4年
8 甘春開;中國經(jīng)濟轉(zhuǎn)軌中的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劉艷武;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與選擇[D];吉林大學;2004年
10 歐永生;貨幣政策傳導的“信貸渠道”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啟智;中國貸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2 王曉天;中國貨幣政策主傳導機制的轉(zhuǎn)軌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3 楊爽;重慶市居民金融投資行為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4 賀慶春;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及其效果[D];安徽大學;2003年
5 胡志浩;銀行網(wǎng)絡化的金融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6 陳向陽;通貨緊縮下的貨幣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7 胡小妹;我國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及其聯(lián)結[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8 周浩;我國通貨緊縮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9 閆小娜;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我國的檢驗[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高輝;中國貨幣政策效果檢驗與利率市場化建模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鳳芹,謝適汀;我國貨幣政策的實效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0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0年12期
3 孫明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證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03期
4 國家計委宏觀研究院課題組;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完善思路[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1年11期
5 夏德仁,張奇;經(jīng)濟為何難以啟動:來自貨幣政策的一種解釋[J];經(jīng)濟研究;1999年10期
6 趙曉雷;通貨緊縮、流動性陷阱及中國宏觀經(jīng)濟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7 謝平!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北京郵編:100037;新世紀中國貨幣政策的挑戰(zhàn)[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8 李斌;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9 錢小安;金融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與金融監(jiān)管的分工與協(xié)作[J];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10 馮春平;貨幣供給對產(chǎn)出與價格影響的變動性[J];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喻曉平;;基于VAR模型的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實證檢驗[J];廣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蔣瑛琨;劉艷武;趙振全;;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兼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曉光;中國貨幣政策選擇效應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饒光敏;對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證研究(1996年~2005年)[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2 王書偉;我國貨幣政策的股票市場傳導效應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肖流波;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馬麗娟;我國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效應的非對稱性[D];吉林大學;2009年
5 徐坤;我國貨幣政策效應時滯與中介目標選擇[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6 趙麗麗;我國貨幣政策調(diào)控房價的效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方曉煒;中國信貸周期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趙健;中國貨幣政策對房價的傳導機制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9 申睿波;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的VAR模型研究[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10 趙娟;基于傳導渠道視角的貨幣政策對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68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56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