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微型金融過度負債問題探討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Excessive debt has become the first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responsible financial mov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excessive debt in South Asia after the 2010 microfinance crisis, and compar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countries in microfinance supervision, customer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restricting the competition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China, we should fully learn from the lessons of South Asia,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microfinance companies and carry out responsible financial cooperation with South Asia, so as to achieve the stability and growth of regional microfinance markets.
【作者單位】: 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云南對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農村微型金融制度設計及其減貧效應研究”(項目編號:11XJY028)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橋頭堡戰(zhàn)略下云南‘三農’金融發(fā)展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HZ201116)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云南金融服務縣域經濟發(fā)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D12YB17) 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qū)研究中心課題“中國與南亞區(qū)域合作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2ZD05) 云南財經大學科學研究項目“微型金融減貧機制研究”(項目編號:YC2013D18)的中間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3.5;F27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杰長;降低過度負債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出路[J];開放導報;1997年08期
2 鞠慶麒;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的原因和解決辦法[J];企業(yè)活力;1995年10期
3 周仁儀;談減輕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新對策[J];四川會計;1995年12期
4 吳獻金,劉雙平;資本運營中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風險探討[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5 楊華書;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與銀行不良資產問題探索[J];經濟體制改革;2003年06期
6 孫世國 ,叢琳 ,萬眾;淺析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山東機械;2003年06期
7 肖舟;走出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困境的思路探索[J];南方金融;1996年07期
8 呂玉芹;對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問題的探討[J];濟南金融;1997年05期
9 趙素卿;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問題研究綜述[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97年03期
10 鄧遠志;國企過度負債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廣西會計;199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忠和;李連強;;國有企業(yè)過度負債:病根及對策[A];“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國有經濟長春論壇文集[C];2003年
2 傅國華;黃海;羅金輝;;對我國南亞熱作生產結構調整的幾點認識[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3 ;調整優(yōu)化種植結構 促進南亞熱作發(fā)展[A];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鼓實勁 出實招 為福建農墾謀發(fā)展——姜安榮副廳長在全省農墾(南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A];福建農墾實踐與探索(第二輯)[C];2003年
5 琚建華;錢誠;曹杰;;東亞副熱帶夏季風指數(shù)研究[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氣候系統(tǒng)與氣候變化”分會論文集[C];2003年
6 ;編者的話[A];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史小猛;李峰;;試論我國高校債務風險的化解與防范[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張偉雄;;發(fā)揮作物資源優(yōu)勢 打造南亞特色產業(yè)──試論湛江農墾產業(yè)發(fā)展對策[A];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建輝;吉學平;;記云南永仁壇罐窯的Propotamochoerus hysudricus化石[A];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朋友;;消化政府負債 防范財政風險[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錢峰;南亞三國 含淚忍痛度新年[N];人民日報;2005年
2 記者 李莎 通訊員 蔣繼真;我省與南亞貿易小幅下滑[N];云南日報;2005年
3 樹英;南亞文明之邦——印度[N];中國民族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彭斌 陳玲 王菁;無限商機在南亞[N];云南經濟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彭斌 陳玲 王菁;時不我待濤聲急[N];云南經濟日報;2004年
6 楊躍萍 馬天澤;云南與南亞貿易額居西部省份前列[N];西部時報;2004年
7 陳保江 樊麗川 王弈蘇 李啟昌;中國—南亞商務論壇昨日在昆明隆重開幕[N];云南日報;2004年
8 本報駐印度記者 張靜宇;南亞自由貿易區(qū)呼之欲出[N];人民日報;2003年
9 王煒;南亞大地叫渴[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10 ;中國與南亞四國開啟經貿新篇章[N];國際商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清正;我國農村金融供給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高安利;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不同種群的形態(tài)差異和遺傳變異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1991年
3 陳繼東;西藏開拓南亞市場及其特殊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劉宇;我國高校財務困境成因與預警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5 李勇;巴基斯坦金融發(fā)展:理論與實證[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6 趙興剛;獨立后印度與中東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7 張貴洪;超越均勢[D];復旦大學;2004年
8 楊章平;綿羊群體間親緣關系評價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2年
9 張堅;東南亞華僑民族主義發(fā)展研究(1912-1928)[D];廈門大學;2002年
10 曾品元;中國周邊戰(zhàn)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磊;論冷戰(zhàn)后美國的南亞外交政策[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2 孫穎;微型金融在我國的運作模式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3 趙穎;南亞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政治理論透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汪金鳳;我國企業(yè)短期融資券風險分析與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5 朱頎;南亞區(qū)域經貿合作發(fā)展績效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鄧舒仁;我國微型金融發(fā)展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7 郭會平;我國微型金融產業(yè)的可持續(xù)性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8 王滿;從均勢理論看南亞與東南亞兩種均勢格局[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劉雅祺;微型金融的可行性及我國業(yè)務模式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10 莊學能;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鐵路通道項目評價[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816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48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