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金融危機看不斷深化的資本主義制度性危機——以澳大利亞為例
[Abstract]:Taking Australi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epening capitalist institutional crisis, the role of American imperialism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ustralian trade union movement and the changes in Australia's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Australian Communist Party's policy proposition and struggle strateg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Australia believes that real change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overnment that serves the people.
【作者單位】: "澳大利亞與古巴友好協(xié)會"西澳大利亞州支部;南陽師范學院德育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分類號】:F836.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社評;;告別09舊歲 迎接10新年[J];人才開發(fā);2010年01期
2 周鐵水;;論傳統(tǒng)分配方式存在的問題及變革方向[J];商業(yè)時代;2010年05期
3 ;聲音[J];董事會;2010年03期
4 胡正誠;;美國制造業(yè)“復辟”[J];IT經(jīng)理世界;2010年08期
5 ;思想錄[J];中國企業(yè)家;2010年06期
6 ;本刊薦書[J];商周刊;2010年07期
7 吳友軍;褚當陽;;論資本主義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物[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0年03期
8 白小芬;;“錢”是什么?[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0年08期
9 岳峙;;國無貨幣主權不立[J];上海國資;2010年04期
10 龔倩倩;;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在社會實踐中的發(fā)展[J];魅力中國;2010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滕世華;;誰更偏好大政府——基于一種學理性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剛;姚康鏞;;發(fā)展新型集體經(jīng)濟是對馬克思主義集體經(jīng)濟理論的發(fā)展[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3 滕堂偉;曾剛;;基于關系視角的日本產業(yè)集群工程及其效應研究[A];全國經(jīng)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文犀;;北美殖民地時期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5 王保星;;福澤渝吉啟蒙教育思想及對明治維新教育改革的影響[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6 趙可;;淺論葛蘭西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7 蔡劍興;;試析斯賓塞的科學知識價值觀與教育[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8 何東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課題第三次研討會上的講話[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9 何劍明;吳鈞;莫容君;;論張謇教育思想體系的西學特征[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10 李更生;;顏元與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何曉明;近代中國自由主義:不結果實的精神之花[N];光明日報;2008年
2 華中科技大學 紀紅;試論網(wǎng)絡文化的特征[N];光明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王爾德邋張霞;27個人的“2007閱讀記錄”[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4 胡小兵;德國工人求降工資留不住諾基亞外遷[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潘恩;中國足球:當夢想照進現(xiàn)實[N];中國體育報;2008年
6 李兵;蕭伯納的《鰥夫的房產》[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劉波;施耐德:歷史沒有結局[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8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劉吉;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N];社會科學報;2008年
9 高放;科學與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N];北京日報;2008年
10 祝福恩邋邢蕊;解放思想,不竭的原動力[N];哈爾濱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成中;企業(yè)生態(tài)責任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2 王金鳳;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理論探微·比較分析·借鑒價值[D];吉林大學;2009年
3 任春雷;現(xiàn)代性視域中的風險概念與發(fā)展觀的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09年
4 莫雷;穿越意識形態(tài)的幻象[D];吉林大學;2009年
5 鄭曉穎;20世紀初俄國農民運動[D];吉林大學;2009年
6 田要武;鄧小平改革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7 王盛輝;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歷史生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希良;市場秩序基礎理論的哲學審視[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9 沈燦煌;我國民(私)營經(jīng)濟產權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白立強;多維視角下人的全面發(fā)展及其實現(xiàn)途徑[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濤;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對象再思考[D];西北大學;2009年
2 任英樂;論社會主義公平[D];西北大學;2009年
3 石文文;1950年代中國學習蘇聯(lián)運動評述[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4 賈佳佳;美國家庭農場發(fā)展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5 陳雷;區(qū)域經(jīng)濟不同發(fā)展階段政府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麥茜(Nyange,,Mercy Allen);北京奧運會后的中國:全球形象的重塑?[D];吉林大學;2009年
7 張坤;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私立大學緣起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8 陳靜;冷戰(zhàn)后拉美左派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蕊;張君勱“修正的民主政治”思想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10 楊建國;人學視野中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80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18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