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競爭格局演進中的人民幣國際化前景
[Abstract]: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competition will remain basically stable in the next 20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reserve area will remain the first dollar, the second euro, the third sterling, the first euro, the second dollar and the third sterl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trading. The biggest change is the rapid rise of the renminbi as the fourth largest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is evolution is related to the strong inertia in this field, but fundamentally depends on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such as international economy, financial status,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and real interest rates. China's lo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us i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Therefore, the key to promot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readth, depth and openness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作者單位】: 廣東金融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基金】:廣東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GD10XYJ05) 廣東高校人文社科攻關(guān)項目(102GXM79003)的資助
【分類號】:F832.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修晶;張雪峰;;美元會喪失其主導型國際貨幣地位嗎?[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李稻葵;劉霖林;;人民幣國際化:計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3 周小川;;關(guān)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J];中國金融;2009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昊虹;;歐元問世后國際儲備貨幣競爭格局與歐元危機[J];財經(jīng)科學;2010年08期
2 王曉雷;劉昊虹;;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下美國的消費投資與全球流動性泛濫[J];財經(jīng)科學;2011年02期
3 高彥彬;呂珊珊;;國際金融危機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0年21期
4 朱民;;世界需要中國的聲音[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5 黃飛鳴;;開放經(jīng)濟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一個理論框架——兼論貨幣區(qū)的“三元悖論”之解[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6 王曉雷;;國際儲備的演進與儲備貨幣的價值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7 張向軍;;后危機時代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前景:歐元的經(jīng)驗和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8 熊愛宗;黃梅波;;國際貨幣多元化與國際貨幣體系穩(wěn)定[J];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9 宋國友;;試析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中美歐三邊關(guān)系[J];國際論壇;2010年04期
10 張一平;盛斌;;替代賬戶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J];國際貿(mào)易問題;2011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胥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牛凱龍;基于歷史視角的(貨幣)經(jīng)濟區(qū)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3 陳治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效冬;非對稱性世界貨幣供給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姚曉東;基于國際貨幣合作視角的人民幣區(qū)域化路徑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孫海霞;貨幣國際化條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艷紅;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成因、影響與現(xiàn)實借鑒[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8 向雅萍;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法律路徑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禮海;人民幣國際化:前景與挑戰(zhàn)[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李偉;世界主要貨幣國際化進程:比較與借鑒[D];山東大學;2010年
3 潘國剛;論現(xiàn)階段人民幣的國際化[D];吉林大學;2010年
4 劉冠洲;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建設(shè)[D];吉林大學;2010年
5 李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條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董波;東亞貨幣合作的影響因素及路徑選擇[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7 裴真;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與成本比較[D];河南大學;2010年
8 王冠宇;美國次貸危機與現(xiàn)行國際國幣體系變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周婕;國際貿(mào)易計價貨幣的決定因素:從日元經(jīng)驗看人民幣[D];復旦大學;2010年
10 林翔;日元國際儲備地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D];廣東商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宇燕;張靜春;;貨幣的性質(zhì)與人民幣的未來選擇——兼論亞洲貨幣合作[J];當代亞太;2008年02期
2 周元元;;中國—東盟區(qū)域貨幣合作與人民幣區(qū)域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3 王元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與國際化的戰(zhàn)略及進程[J];中國金融;2008年10期
4 李稻葵;劉霖林;;雙軌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金融;2008年10期
5 曹紅輝;;人民幣區(qū)域化的新進展及發(fā)展態(tài)勢[J];中國金融;2008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益平;;人民幣離國際貨幣有多遠?[J];中國對外貿(mào)易;2011年08期
2 ;人民幣顯露第三大國際貨幣實力[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3 鄧;李稻葵;;人民幣國際化:下一個十年重大的發(fā)展趨勢[J];當代社科視野;2011年Z1期
4 彭曉晴;陳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分析——由中韓貨幣互換說起[J];改革與戰(zhàn)略;2011年06期
5 宋曉玲;;基于內(nèi)生性視角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J];技術(shù)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8期
6 李稻葵;;下一個十年重大的發(fā)展趨勢[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19期
7 黃萬夫;;從跨境人民幣結(jié)算到人民幣國際化[J];區(qū)域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8 鄭銳敏;;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收益分析[J];金融管理與研究;2011年07期
9 田麗;;人民幣國際化穩(wěn)健推進[J];決策與信息;2011年08期
10 陶雷;;小議影響貨幣國際化的因素——兼論人民幣國際化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逯新紅;;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宋敏;;人民幣國際化[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對”經(jīng)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黃志龍;;建議對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進行調(diào)整[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4 蔡薇;黃瑞玲;;從歐美債務(wù)危機透析人民幣國際化[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戴相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6 黃志龍;王軍;;第九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六大對沖措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7 劉力臻;杜輝;;貨幣國際化的規(guī)律探索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lǐng)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韓長征;;人民幣國際化與中資商業(yè)銀行國際化[A];“中國入世10周年——全面開放與走向國際的中國銀行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楊松;;國際法與國際貨幣新秩序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黃福寧;賈瑩瑩;;上海人民幣產(chǎn)品中心建設(shè):阻礙因素及破除對策[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余豐慧;不需要刻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9年
2 邱林;人民幣國際化尚不具備時間表[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3 中國西部人才基金會資源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 宋健坤;從國際貨幣新格局看人民幣國際化[N];上海證券報;2011年
4 孫兆康;人民幣國際化仍存誤區(qū)[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5 本報評論員 曹理達 周慧蘭;國際貨幣新體系:目標與行動[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6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 丁志杰;人民幣國際化:從區(qū)域貨幣到國際貨幣[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7 記者 尹曉宇 陳振凱;人民幣國際化備受關(guān)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8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 張鐵鋼;綜合國力 決定人民幣國際化[N];證券日報;2009年
9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jīng)濟研究所國際金融貨幣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孫立行;階段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N];文匯報;2009年
10 王偉;人民幣國際化沒有現(xiàn)成模式可循[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現(xiàn)領(lǐng);美元錨的退出與人民幣國際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孫海霞;貨幣國際化條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吳曉芹;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陳治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嚴佳佳;貨幣替代機制及反貨幣替代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7 劉繼廣;人民幣離岸金融運行機理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5年
8 張青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李軍睿;人民幣國際化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胥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條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鄧方姝;人民幣國際化國內(nèi)金融市場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謝冬梅;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鄭橋佳;淺析人民幣國際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趙威;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與風險應對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秦明陽;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海南大學;2011年
7 郝宇彪;人民幣國際化:結(jié)合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的分析[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0年
8 董玉峰;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與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9 崔_g;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X;后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80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18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