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后的世界城市——影響、變化與新趨勢
[Abstract]:By combing the main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world c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levant cities in the post-crisis period, and probes into the deep-seated cause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behind the chang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service capacity,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external influence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world's cities. 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e face of these shocks, the world's cities have responded in many way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diversified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forces have formed new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This new change reflects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ity and grounding,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the post-crisis period of the world's cities.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jīng)濟研究所;
【分類號】:F83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建清;張?zhí)祉?;經(jīng)常賬戶失衡的調整:國際經(jīng)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經(jīng)濟;2008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鉆石;張娟;;美國經(jīng)常項目與金融市場關系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mào)易問題;2010年09期
2 胡淵;陳繼勇;;當前全球經(jīng)濟失衡的主要成因、可持續(xù)性及其調整——一個文獻綜述[J];國際商務(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3 靳玉英;萬超;周潔;丁浩員;;資本流入的突然中斷與經(jīng)常賬戶赤字的有效調節(jié)[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0年09期
4 孫長華;;全球視角的國際收支經(jīng)常賬戶盈余調整研究[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9期
5 劉偉;;經(jīng)常項目的決定因素研究:基于文獻綜述視角[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黃瑞玲;崔建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收支的變遷及啟示[J];閱江學刊;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苗;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jīng)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褚天舒;經(jīng)常項目失衡的國別差異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唐嘉成;國際經(jīng)濟不平衡視角下我國的外匯儲備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3 叢萍;近年來中國國際收支順差產(chǎn)生的原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郝姣波;全球經(jīng)常項目失衡的可持續(xù)性[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佳娣;;世界城市對北京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啟示[J];北京規(guī)劃建設;2010年05期
2 唐為彩;;淺探金融危機及其治理[J];現(xiàn)代金融;1989年02期
3 余家旺,馬全軍;金融機構頻繁倒閉 金融形勢動蕩不安──對日本近期金融危機的透析[J];外向經(jīng)濟;1997年11期
4 王怡;金融危機對馬來西亞外貿(mào)的影響[J];東南亞縱橫;1998年04期
5 范小林;亞洲國家應從金融危機中汲取四點教訓[J];了望;1998年34期
6 周立群,禹在基;韓國的金融危機及其原因[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8年05期
7 晏長青;健全法制,預防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啟示[J];河北法學;1998年04期
8 徐加根,楊蓓,韓敏;論金融危機的微觀機理[J];學術論壇;1998年06期
9 ;美報文章 金融危機為消除腐敗提供機遇[J];領導決策信息;1998年35期
10 謝太峰;;美金融危機留下哪些教訓?[J];理論參考;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管曉華;;淺談海事機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杰;;經(jīng)濟高速增長下的流動性過剩與金融危機[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3 田辰山;;金融危機與文化問題[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劉明山;;金融危機的成因與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D)[C];2009年
5 隋映輝;李麗梅;;金融危機與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九大機遇[A];建設經(jīng)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6 Scott Rozelle;;金融危機對中國農(nóng)民工就業(yè)及收入的影響(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對”經(jīng)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吳勤學;王曉芳;;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經(jīng)濟學分析[A];生產(chǎn)力理論創(chuàng)新與社會實踐--中國生產(chǎn)力學會第15屆年會暨世界生產(chǎn)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研討會文集[C];2010年
8 楊秀萍;郭麗婷;;金融危機背景下農(nóng)村金融問題再思考[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9 ;美國應對金融危機的經(jīng)驗做法[A];中國生產(chǎn)資料流通發(fā)展報告(2009-2010)[C];2010年
10 王蔚;傅文龍;;美國金融危機的傳染機制及其對我國的影響渠道——兼論對山東經(jīng)濟的影響與山東的應對之策[A];建設經(jīng)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建萍;打造與世界城市相匹配的首都金融業(yè)[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2 本報主筆 林純潔;圈子要兜到什么時候[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3 甘肅行政學院經(jīng)濟部副主任、副教授 馬翠玲;救市理論淺析[N];甘肅日報;2009年
4 格林期貨 李永民;市場信心正在悄然恢復[N];證券時報;2009年
5 通訊員 鄒雨芯 孟昭江;資源農(nóng)合行推出新品應對金融危機[N];桂林日報;2009年
6 金石;主權基金聯(lián)合起來[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7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金融研究部專職研究人員 陳學軍;從“動物精神”剖析金融危機[N];上海證券報;2009年
8 ;金融危機吞噬冰島八成GDP[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9 胡樂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當前西方國家金融危機與經(jīng)濟危機走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若華;下一次金融危機不會發(fā)生在亞洲[N];金融時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穎;金融危機政府救助:理論與實踐[D];遼寧大學;2010年
2 楊公齊;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應對策略及效果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奇志;經(jīng)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建紅;金融危機的信用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汪洋;虛擬經(jīng)濟視角下金融危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牟曉云;金融危機對中日韓三國經(jīng)濟的影響及政府的對策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張斌彬;信用擴張、資產(chǎn)價格泡沫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解鳳敏;經(jīng)濟全球化下中國金融危機壓力預警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慶皓;金融危機中的政府“救市”:理論與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李卓琳;金融危機與銀行流動性創(chuàng)造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斌艷;房地產(chǎn)泡沫與金融危機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2 吳俊宏;上世紀末兩次金融危機的比較分析及給予我國的啟示[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3 王然;金融危機中政府救助行為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4 石文景;應對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社會政策體系構建[D];浙江大學;2010年
5 江龍;金融危機環(huán)境下長城鋼管公司營銷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王銳;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7 張麗;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8 王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探析[D];吉林大學;2010年
9 宋揚;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10 章佳;金融危機對社會穩(wěn)定結構的影響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61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16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