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M-V方法的資產(chǎn)組合靈敏度分析
本文選題:金融風險管理 + M-V方法; 參考:《求索》2010年06期
【摘要】:投資者在構建投資組合時,不同的投資者有著不同的期望,通常理性投資者會選擇在持有期內(nèi)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但由于收益與風險的隨機性,投資偏好的時變性,投資者需要經(jīng)常調(diào)整所選擇資產(chǎn)的類別和數(shù)目,才能使投資收益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因此研究關于資產(chǎn)數(shù)量變化情況下M-V資產(chǎn)組合有效前沿特征的靈敏度問題,將有著重要意義。于此,本文基于均值-方差(M-V)風險計量技術,分析了資產(chǎn)組合在資產(chǎn)品種減少的敏感性,通過引入?yún)f(xié)方差擾動,建立相關的M-V組合模型。同時和原模型進行比較,分析有效前沿的變化,并探究了其中的經(jīng)濟意義。
[Abstract]:When investors build their portfolios, different investor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usually rational investors will choose the portfolio with the lowest risk in the holding period. However,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returns and risks, and the time-varying investment preferences, investors need to adjust the types and numbers of selected assets frequent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ptimal investment return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effective frontier characteristics of M-V portfoli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hanging the number of assets. Based on the Mean-Variance (M-V) risk measurement techniq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nsitivity of asset portfolio to asset variety reduc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related M-V combination model by introducing covariance perturb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odel, the change of effective frontier is analyzed, and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is explored.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經(jīng)濟與金融學院;洛陽師范學院信息技術學院;
【基金】:西安交通大學985工程二期項目(07200701)
【分類號】:F224;F83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高全勝,李選舉;基于CVaR的投資組合對資產(chǎn)變化的敏感性分析[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6期
2 侯為波,徐成賢;證券數(shù)減少情形下M-V證券組合特征靈敏度分析[J];應用數(shù)學;1999年03期
3 侯為波,徐成賢;證券組合M-V有效邊緣動態(tài)分析[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曉娟,張冰川;不允許賣空的投資組合M-V有效前沿的漂移分析[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張衛(wèi)國,謝建勇,聶贊坎;不相關證券組合有效集的解析表示及動態(tài)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2年01期
3 侯為波,徐成賢;證券數(shù)增加情形下證券組合有效邊緣特征靈敏度分析[J];工科數(shù)學;2002年03期
4 丁海云,蔣魯敏;證券數(shù)目變化時M-V有效前沿的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5 鄧英東,詹棠森,朱功勤;M-V證券數(shù)變化時有效前沿的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6 田振明;屠新曙;;效用函數(shù)意義下證券組合投資問題的改進決策樹方法[J];技術經(jīng)濟;2007年02期
7 蔡曉鈺,張衛(wèi)國;存在無風險資產(chǎn)條件的證券組合有效前沿的旋移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8 徐維軍,張衛(wèi)國;有風險資產(chǎn)投資組合動態(tài)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9 田振明;;奇異方差矩陣的Markowitz’s證券組合投資決策模型的最優(yōu)化解法[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5年10期
10 張衛(wèi)國,聶贊坎;投資比例非負約束的風險證券組合有效集及動態(tài)分析[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博;資產(chǎn)組合收益—風險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2 郭文旌;M-V最優(yōu)投資組合選擇與最優(yōu)投資消費決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3 劉俊山;基于風險測度理論的證券投資組合優(yōu)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劉嘉佳;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水電的優(yōu)化調(diào)度和風險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5 張琳琳;證券市場下方風險測度模型及市場風險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文濤;組合投資理論與資本市場均衡模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2 田振明;最優(yōu)化理論與方法在經(jīng)濟決策模型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3 李偉;隨機動力系統(tǒng)在投資組合中的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4 喻開志;金融衍生品的風險投資[D];重慶師范大學;2003年
5 鄧英東;證券投資有效邊界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6 劉曉娟;投資組合優(yōu)化及其動態(tài)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7 于紅香;基于極值方法的VaR和CVaR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程先雙;VaR模型研究及其在壽險公司資產(chǎn)負債管理中的應用[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5年
9 王剛;基于橢圓分布的VaR和TCE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藺煥泉;最小方差投資組合的估計問題[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陳曉東;近年國內(nèi)學術界關于資產(chǎn)證券化問題的研究綜述——資產(chǎn)證券化問題研究之一[J];生產(chǎn)力研究;2004年02期
2 陳洪;;資產(chǎn)證券化的運行機制及風險防范[J];商業(yè)時代;2007年02期
3 曾勇,唐小我;單位風險預期超額收益最大化的組合證券資產(chǎn)選擇[J];系統(tǒng)工程學報;1996年02期
4 朱玉旭,黃潔綱;最小方差組合證券集及其特性分析[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1996年02期
5 龔日朝;鄒捷中;劉正文;;一個巨災風險模型破產(chǎn)概率的估計[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蔡曉鈺,陳忠,吳勝佳;新增證券對證券組合有效前沿影響的動態(tài)分析[J];運籌與管理;2004年02期
7 史樹中,楊杰;不允許賣空證券組合選擇的有效子集[J];應用數(shù)學學報;2003年02期
8 劉文宇,廖丹,姚建偉;談談保險風險證券化的幾個問題[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9 杜少劍,陳偉忠,劉元海;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蒙特卡洛實證比較分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春艷;孟雨薇;王曉靖;;基于泡沫理論的中國股市風險研究[J];技術經(jīng)濟;2011年08期
2 劉曉倩;周勇;;金融風險管理中VaR度量的光滑估計效率[J];應用數(shù)學學報;2011年04期
3 林宇;黃登仕;魏宇;;胖尾分布及長記憶下的動態(tài)EVT-VaR測度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1年07期
4 張秀娟;;VaR的歷史模擬法的實證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杜金岷;奚賓;;情景分析法在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英文)[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杰;楊振海;;連接函數(shù)在投資組合風險值計算中的應用[A];2003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力;專家和金融機構代表熱議如何加強金融風險管理[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2 申紅衛(wèi) 張廣逢;一個成功期市至少需要三個基本條件[N];期貨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馬紅雨;扼住金融衍生品風險的喉嚨[N];證券日報;2008年
4 孫媛;夏佳理:亞洲應成立自己的評級機構[N];證券時報;2009年
5 國開證券首席研究員 沈曉冰;城投債風險可控 前景依然可期[N];中國證券報;2011年
6 記者 馬世領;中美“股市泡沫論”大碰撞[N];國際金融報;2003年
7 馬世領;中美“股市泡沫論”大碰撞[N];今日信息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余U,
本文編號:2099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9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