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但是,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兒童被拐賣。而且隨著國家對拐賣兒童行為打擊力度地不斷提升以及犯罪方式地不斷“演變”,當前的拐賣兒童犯罪呈現(xiàn)出諸多新的特點,如智能化、組織化等等。而現(xiàn)行的應對措施相對滯后,難以應對新的犯罪方式和犯罪特點。這些實際狀況無形中增加了對該類犯罪的打擊難度,也使得當前的“打拐”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因此,我們必須在現(xiàn)有基礎之上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將先進的信息化手段融入到現(xiàn)實的“打拐”工作之中,提升“打拐”工作的能力和實效,進一步完善新型的“打拐”機制。論文由四個主要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拐賣兒童犯罪概述。對拐賣兒童罪的法律界定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切入:具有出賣目的的主觀故意和拐騙、綁架、收買、販賣、中轉(zhuǎn)等客觀行為。同時進行該類犯罪的現(xiàn)狀分析,根據(jù)每年公開的案例表明,自2011年—2016年這幾年間,由公安部或地方公安機關(guān)牽頭破獲了多起影響惡劣的拐賣兒童案件。在一些重大案件中,被拐兒童的數(shù)量通常都有數(shù)十名之多,更有甚者竟達到了百名兒童以上。這些案例充分說明當前我國拐賣兒童犯罪的現(xiàn)狀實在令人堪憂。第二部分,拐賣兒童犯罪的主要特點及產(chǎn)生原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拐賣兒童犯罪也呈現(xiàn)出諸多新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犯罪活動組織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主體親緣化;犯罪目的惡性化等四個方面。產(chǎn)生這四個方面特點的原因既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因素的制約;既有社會層面的不足,也有個人層面的缺陷。所以,總體上可歸結(jié)于:落后封建觀念的影響;犯罪成本相對較低、法律意識淡薄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是我們應當重視和改進的點。第三部分,拐賣兒童犯罪的偵查對策——以信息化為視角。當前,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措施:運用多種偵查模式打擊拐賣兒童犯罪;調(diào)整體制機制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發(fā)揮科技優(yōu)勢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等。但是,這些對策也存在偵查線索缺乏;信息接收的有效性較弱等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這就使得“打拐”工作的實效大打折扣。但是,通過信息化應對措施的構(gòu)建可以有效應對上述問題:首先,搭建標準化平臺;其次,對拐賣兒童案件進行分類處理,最終實現(xiàn)對該類犯罪地有效打擊。第四部分,拐賣兒童犯罪的預防對策——以信息化為視角。預防就是為了防范于未然。當前主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宣傳方式以及通過公安民警進行定點和常規(guī)巡邏的方式進行預防。只是這種預防手段存在客觀性不高、準確性較低的弊病,實際上難以實現(xiàn)預防的目的。而通過創(chuàng)建信息庫以及通過信息技術(shù)進行科學分析,同時進行準確布控的方式,將會大大提升對拐賣兒童犯罪的預防實效。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4.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黃克琦;;淺析“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傳播機制[J];新聞研究導刊;2015年22期
2 譚山山;;美國如何尋找失蹤兒童[J];情感讀本;2015年19期
3 蘭立宏;;論國際視閾下拐賣犯罪防治策略的完善路徑[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4 蘆佳;;拐賣兒童犯罪案件的特點及打擊對策[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5 喻俊堯;;試析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2期
6 張志偉;盧慧;;拐賣兒童:文明社會的惡疾[J];社會觀察;2009年09期
7 黃幫梅;駱華松;李江蘇;趙興玲;;流動人口聚居區(qū)拐賣兒童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社會影響與對策[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年02期
8 張鵬;;“網(wǎng)絡化”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及其偵查對策[J];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瑾;拐賣人口犯罪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楊曉存;關(guān)于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問題的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3 王奪;拐賣婦女、兒童罪的實踐難題及解決[D];遼寧大學;2013年
4 馮新平;拐賣婦女、兒童罪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5 饒麗萍;拐賣人口犯罪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6 馮瑞瑞;拐賣婦女、兒童罪問題研究及立法完善[D];河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621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62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