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12:32
植物新品種權作為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其立法保護關乎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建設、農林產業(yè)發(fā)展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隨著育種技術的發(fā)展和國際貿易的增加,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立法體系的局限性凸顯:《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位階低,已經不能適應我國對植物新品種保護的需要;品種權立法內容不完善,缺少對實質性派生品種的保護,受保護的植物品種范圍和品種權的權利范圍狹窄,缺少在先權和權利窮竭原則的規(guī)定,農民權和“懲罰性賠償”的適用不明確,遺傳資源惠益分享機制未確立。究其原因在于我國立法滯后及品種權保護意識淡薄。國外在植物新品種保護立法方面有成功經驗:美國采用專門法和專利法相結合的保護模式,形成了完善的植物新品種保護立法體系;日本對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囊括所有植物種類,育種者權利范圍較大;印度在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中納入遺傳資源惠益分享機制,將農民權與育種者權置于同等保護地位。借鑒國際條約和典型國家的立法經驗,完善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對策主要有:提高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立法位階,完善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的立法內容。依據激勵創(chuàng)新原則和利益平衡原則,整合《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植物新品種保護法》;...
【文章來源】: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及內容
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概述
2.1 植物新品種權概述
2.1.1 植物新品種權的概念
2.1.2 植物新品種權的特征
2.1.3 植物新品種權的性質
2.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必要性和意義
2.2.1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必要性
2.2.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意義
2.3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起源與發(fā)展
2.3.1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起源
2.3.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發(fā)展
3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立法現狀及實施效果
3.1.1 立法現狀
3.1.2 實施效果
3.2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2.1 存在的問題
3.2.2 產生問題的原因
4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立法實踐及啟示
4.1 國際條約對植物新品種的保護
4.1.1 UPOV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
4.1.2 TRIPs協定的相關規(guī)定
4.1.3 CBD公約和ITPGR條約的相關規(guī)定
4.2 典型國家對植物新品種的立法保護
4.2.1 美國
4.2.2 日本
4.2.3 印度
4.3 對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啟示
4.3.1 根據國情選擇保護方式
4.3.2 加強品種權立法與專利法的銜接
4.3.3 注意品種權與農民權的平衡
5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完善
5.1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原則
5.1.1 激勵創(chuàng)新原則
5.1.2 利益平衡原則
5.2 完善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建議
5.2.1 提升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立法位階
5.2.2 完善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內容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相關國際制度新進展[J]. 趙富偉,蔡蕾,臧春鑫. 生物多樣性. 2017(11)
[2]專利侵權賠償的現狀分析及調整路徑[J]. 李鳳奇,王寶筠. 河北法學. 2017(04)
[3]農民留種權的國外立法及其借鑒[J]. 蔡志猛. 世界農業(yè). 2016(06)
[4]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用盡[J]. 李瑞. 電子知識產權. 2015(11)
[5]植物新品種保護中農民權的國際立法及其借鑒[J]. 魏曉楠. 世界農業(yè). 2015(11)
[6]新《商標法》懲罰性賠償制度問題探析[J]. 侯鳳坤. 知識產權. 2015(10)
[7]美國、日本及印度植物育種公共政策的經驗與借鑒[J]. 曾艷. 世界農業(yè). 2015(09)
[8]論“權利用盡”在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中的適用——由案情一致判決迥異談起[J]. 史平臣. 種子. 2015(02)
[9]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抑或摒棄[J]. 李曉秋. 法商研究. 2013(04)
[10]德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實施框架、特點及啟示[J]. 張彩霞,周衍平. 世界林業(yè)研究. 2013(01)
博士論文
[1]植物品種權價值鏈利益分配問題研究[D]. 高潔.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2
[2]論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D]. 宋繼瑛.武漢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利益平衡視角下的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研究[D]. 盧東洋.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生物遺傳資源知識產權保護研究[D]. 周游.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6
[3]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制度研究[D]. 吳夢霞.湖南農業(yè)大學 2015
[4]林業(yè)植物新品種權法律保護研究[D]. 李仿.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5]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研究[D]. 史蕊.華中師范大學 2014
[6]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的法律保護制度研究[D]. 李冉.吉林財經大學 2013
[7]中國植物品種權制度研究[D]. 曹順斌.山東大學 2013
[8]植物新品種權法律保護模式研究[D]. 胡霞.湖南師范大學 2012
[9]論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及制度選擇[D]. 范芳芳.寧波大學 2013
[10]遺傳資源保護中的來源披露制度研究[D]. 郭融.南開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51104
【文章來源】: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及內容
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概述
2.1 植物新品種權概述
2.1.1 植物新品種權的概念
2.1.2 植物新品種權的特征
2.1.3 植物新品種權的性質
2.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必要性和意義
2.2.1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必要性
2.2.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意義
2.3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起源與發(fā)展
2.3.1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起源
2.3.2 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發(fā)展
3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立法現狀及實施效果
3.1.1 立法現狀
3.1.2 實施效果
3.2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2.1 存在的問題
3.2.2 產生問題的原因
4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立法實踐及啟示
4.1 國際條約對植物新品種的保護
4.1.1 UPOV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
4.1.2 TRIPs協定的相關規(guī)定
4.1.3 CBD公約和ITPGR條約的相關規(guī)定
4.2 典型國家對植物新品種的立法保護
4.2.1 美國
4.2.2 日本
4.2.3 印度
4.3 對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啟示
4.3.1 根據國情選擇保護方式
4.3.2 加強品種權立法與專利法的銜接
4.3.3 注意品種權與農民權的平衡
5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保護的完善
5.1 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原則
5.1.1 激勵創(chuàng)新原則
5.1.2 利益平衡原則
5.2 完善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建議
5.2.1 提升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立法位階
5.2.2 完善植物新品種權立法的內容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相關國際制度新進展[J]. 趙富偉,蔡蕾,臧春鑫. 生物多樣性. 2017(11)
[2]專利侵權賠償的現狀分析及調整路徑[J]. 李鳳奇,王寶筠. 河北法學. 2017(04)
[3]農民留種權的國外立法及其借鑒[J]. 蔡志猛. 世界農業(yè). 2016(06)
[4]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用盡[J]. 李瑞. 電子知識產權. 2015(11)
[5]植物新品種保護中農民權的國際立法及其借鑒[J]. 魏曉楠. 世界農業(yè). 2015(11)
[6]新《商標法》懲罰性賠償制度問題探析[J]. 侯鳳坤. 知識產權. 2015(10)
[7]美國、日本及印度植物育種公共政策的經驗與借鑒[J]. 曾艷. 世界農業(yè). 2015(09)
[8]論“權利用盡”在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中的適用——由案情一致判決迥異談起[J]. 史平臣. 種子. 2015(02)
[9]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抑或摒棄[J]. 李曉秋. 法商研究. 2013(04)
[10]德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實施框架、特點及啟示[J]. 張彩霞,周衍平. 世界林業(yè)研究. 2013(01)
博士論文
[1]植物品種權價值鏈利益分配問題研究[D]. 高潔.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2
[2]論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D]. 宋繼瑛.武漢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利益平衡視角下的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研究[D]. 盧東洋.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生物遺傳資源知識產權保護研究[D]. 周游.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6
[3]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制度研究[D]. 吳夢霞.湖南農業(yè)大學 2015
[4]林業(yè)植物新品種權法律保護研究[D]. 李仿.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5]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研究[D]. 史蕊.華中師范大學 2014
[6]我國植物新品種權的法律保護制度研究[D]. 李冉.吉林財經大學 2013
[7]中國植物品種權制度研究[D]. 曹順斌.山東大學 2013
[8]植物新品種權法律保護模式研究[D]. 胡霞.湖南師范大學 2012
[9]論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及制度選擇[D]. 范芳芳.寧波大學 2013
[10]遺傳資源保護中的來源披露制度研究[D]. 郭融.南開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51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45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