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轉播權的法律保護路徑
本文關鍵詞:體育賽事轉播權的法律保護路徑
【摘要】:合同法可以對體育賽事轉播權提供間接的民法保護,但合同法的保護方式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顯得力不從心。體育賽事轉播權的法律性質在法理上無法確定,它不能作為一項絕對權利被我國民法涵蓋和吸收,故得不到直接的民法保護。體育賽事轉播權作為一種正當?shù)呢敭a(chǎn)利益,已經(jīng)獲得了廣泛地社會認同,具備了權利法律化的條件,我國《體育法》可以對體育賽事轉播權做出明確的保護性規(guī)定,從而給予其周延的法律保護。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關鍵詞】: 體育賽事轉播權 法律保護 合同法 體育法
【基金】: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信息技術發(fā)展與我國廣播組織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2011B070400013) 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五十二批面上資助(2012M521669)
【分類號】:D922.16
【正文快照】: 體育法學界關于體育賽事轉播權的研究一直是熱點,也是難點,但專門研究體育賽事轉播權如何進行法律保護的的文獻并不多見。代表性論文是2011年張玉超文[1],作者文中闡述了體育賽事新媒體轉播權的主體、客體和內(nèi)容,但有些先入為主,事實上,體育賽事轉播權并不是我國的一項法定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康平;;試論體育比賽的知識產(chǎn)權化——從電視轉播權交易談起[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于飛;;侵權法中權利與利益的區(qū)分方法[J];法學研究;2011年04期
3 張玉超;李紅衛(wèi);;我國體育賽事新媒體轉播權的法律保護[J];體育學刊;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法超;體育相關無形財產(chǎn)權問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熊任翔;論體育比賽電視轉播權的國際保護[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于飛;;違背善良風俗故意致人損害與純粹經(jīng)濟損失保護[J];法學研究;2012年04期
2 韓勇;;中國體育法學的回顧與前瞻——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綜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馬法超;;體育賽事轉播權法律性質研究[J];體育科學;2008年01期
4 馬輝;;自治規(guī)則在民事司法裁判中的作用——基于對最高院公報侵權案例的梳理[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5期
5 張志偉;;體育賽事轉播權法律性質研究——侵權法權益區(qū)分的視角[J];體育與科學;2013年02期
6 方新軍;;權益區(qū)分保護的合理性證明——《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一款的解釋論前提[J];清華法學;2013年01期
7 胡濱斌;吳瑛;;奧運賽事轉播權的法律探討[J];新聞記者;2008年10期
8 本刊編輯部;;中國民法學科發(fā)展評價(2010-2011) 基于期刊論文的分析[J];中外法學;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馬法超;體育相關無形財產(chǎn)權問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2 劉靜波;侵權法一般條款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婷;奧運會轉播權法律問題探討[D];湘潭大學;2009年
2 周秋月;論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的國際保護[D];蘇州大學;2010年
3 曾光;中國電視體育節(jié)目創(chuàng)新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4 伍施蓉;我國專業(yè)運動員成績資本產(chǎn)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曉輝;精神權利的類型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梁雨農(nóng);論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的法律保護[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成思;商品化權芻議[J];中華商標;1996年02期
2 陳夢坤;“商事人格權”概念構建方法檢討[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熊,
本文編號:996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99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