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英美合同法之違約獲益賠償責任
[Abstract]:Liability for the benefit of breach of contract is a new type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 Anglo-American contract law, which takes the benefit of the defaulter as the compensation cont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defendant does not suffer property losses because of breach of contract, but the defaulter benefits from the breach of contract. This liability makes up for the weakness of contractual remedies, discourages efficient breach of contract, promotes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s trust, especially in contracts for defective performance, breach of contract for the sale of certain things, breach of obligation of loyalty and prohibition obligation. The concierge can be protected from the risk of not being able to obtain adequate relie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a deterrent and a useful supplement to liability for expected damages.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分類號】:D9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馬新彥;信賴與信賴利益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金強;;論違約導致的精神損害的賠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2 黃忠;;現(xiàn)代合同拘束力正當化理論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3 賈清林;;論不可抗力下?lián)N餁p滅失的風險承擔——兼論汶川、玉樹地震的風險承擔規(guī)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胡瑾;我國精神損失賠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翁連金;無過錯責任原則確立原因透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6 李青;;家政服務機構(gòu)責任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呂昊;;對商標侵權(quán)行為的抗辯制度[J];中華商標;2006年09期
8 孔東菊;論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孔東菊;違約責任與侵權(quán)責任之比較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劉海偉;英國契約法中哈德利規(guī)則的經(jīng)濟分析[J];安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秀娟;;專利侵權(quán)訴訟中實際損失之確定標準——美國的經(jīng)驗[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易凌;劉定洋;;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的新視角——基于法經(jīng)濟學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楊志利;;強制履行、期待賠償與最優(yōu)違約救濟[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易凌;劉定洋;;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的新視角——基于法經(jīng)濟學的分析[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劉長興;;環(huán)境損害的概念[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代凈;;解構(gòu)與重塑:國家侵權(quán)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以民事侵權(quán)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為參照[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黎錦;;國家賠償責任因果關系判斷之多元化[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9 高峗燕;;行政不作為國家賠償因果關系探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姚兵兵;;談一種產(chǎn)品多項專利侵權(quán)案件中賠償責任的確定[A];專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湯媛媛;保險法近因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shù)氖聦嵓跋嚓P基礎[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王錦;環(huán)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宋云博;國際貨物銷售合同違約責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段榮芳;體育運動傷害侵權(quán)責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林莎;我國企業(yè)海外并購的法律風險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俊;重復保險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楊臻;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獨立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韓鑫;稅收民事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蔣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曉圓;合同解除若干法律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楊堅;旅游合同的違約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葉傳祿;著作權(quán)侵權(quán)賠償責任及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石鐘旭;侵權(quán)法框架內(nèi)第三人侵害債權(quán)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相文;論保薦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禮洪;美國合同法的當前發(fā)展趨勢[J];外國法譯評;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凌云;;論英美合同法之違約獲益賠償責任[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0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252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25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