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法修訂草案中的精神與技術(shù)
本文選題:保險法修訂草案 + 保險合同; 參考:《當代法學》2008年03期
【摘要】:以保險合同法為核心的保險私法是我國保險法典的基礎(chǔ),制訂符合保險私法原理和我國實際情況的保險私法應該是這次修訂工作堅持的基本準則。這次修訂應注重對現(xiàn)代保險合同法與保險組織法原理的認識與貫徹,著重對保險合同法、保險組織法及保險監(jiān)管法的體系化的技術(shù)處理。
[Abstract]:The insurance private law with the insurance contract law as the co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surance code of our country. It should be the basic criterion of this revision work to formulate the private insurance law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rinciple of the private insurance law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revis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insurance contract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insurance organization law,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treatment of systematization of insurance contract law, insurance organization law and insurance supervision law.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法學院
【基金】: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保險合同法總則修訂建議”(2006024)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保險合同法的修訂與完善”(2007QN005)
【分類號】:D922.28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宇;論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之變更[J];當代法學;2004年06期
2 高宇;論被保險人及其同意權(quán)[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戰(zhàn)濤;;中德保險法中的消費者保護——以保險合同法總則為重點[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李青武;;論重復保險——兼論中國重復保險制度的完善[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吳偉央;高宇;;壽險合同復效之立法變動及規(guī)范方向[J];保險研究;2009年10期
4 魯忠江;;論商事實踐張力與法律文本抑制間的博弈——以保險經(jīng)紀人雙方代理法律地位為視角[J];保險研究;2010年01期
5 王戰(zhàn)濤;;中德保險法中的消費者保護比較研究[J];保險研究;2010年10期
6 梁研;;人身保險中被保險人人格利益之保護[J];才智;2008年14期
7 張潤昊;;環(huán)境責任保險的可行性研究初探[J];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8 高宇;論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之變更[J];當代法學;2004年06期
9 高宇;;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死亡時保險金之給付[J];當代法學;2005年06期
10 徐衛(wèi)東;陳澤桐;;保證保險合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J];當代法學;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艾素君;;論保賠保險合同下“先付條款”的內(nèi)容與效力[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仇春涓;;論保險合同法定解除的溯及力問題[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高宇;;我國《保險法》修訂草案的若干問題——兼論《保險法》的立法精神與立法技術(shù)[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4 徐衛(wèi)東;高湘宇;;論保險法上的半強行性規(guī)范——保險法精神與技術(shù)的一般原理[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5 黃華盈;;加強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被保險人權(quán)益的保護——論我國《保險法》中被保險人限制制度的完善[A];中國保險學會第二屆學術(shù)年會入選論文集(理論卷2)[C];2010年
6 唐炳洪;;對保險法中保險人代位求償權(quán)的思考[A];中國保險學會第二屆學術(shù)年會入選論文集(理論卷2)[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宇;理念·功能·技術(shù):意思自治原則的伸展與評鑒[D];吉林大學;2007年
2 王雪杉;保險法告知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潘紅艷;保險受益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楊華;中國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姜南;保險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6 馬楠;責任保險第三人請求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楊光;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林虹;保險契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姜雷;保險代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隋yN寧;日本地震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力;第三領(lǐng)域保險中適用損害補償原則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紅倩;重復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馬錫蘭;中、日保險法的告知義務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洪穎雅;住房抵押貸款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沈九明;我國保險受益人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魏曉莉;人身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王向前;淺談保險法的如實告知義務[D];蘭州大學;2010年
8 付振華;論我國保證保險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建梅;再保險合同基本法律問題研究[D];煙臺大學;2010年
10 楊彥昌;論我國投資類壽險法律監(jiān)管的路徑依賴與制度選擇[D];吉林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高宇;論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之變更[J];當代法學;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海;陳發(fā)桂;;論人壽保險受益人的維持與變更——以離婚為視角[J];社會科學家;2008年02期
2 郭海峰;人身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之我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吳海波;;淺論新《保險法》對保險合同法的修改(下)[J];上海保險;2009年09期
4 高宇;;我國《保險法》修訂草案的若干問題——兼論《保險法》的立法精神與立法技術(shù)[J];中國商法年刊;2007年00期
5 王立東;夏蕾;;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件新解[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4期
6 林剛;試析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J];上海保險;2004年08期
7 張芮僑;;論保險利益的主體[J];稅務與經(jīng)濟;2008年01期
8 王景龍;;企業(yè)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J];農(nóng)家科技;2011年01期
9 張勇;;為妻買險易,離婚分割難[J];時代金融;2011年13期
10 劉巧;;設(shè)定人身保險優(yōu)先受益人的思考——受益人指定效力之實例分析[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宇;;我國《保險法》修訂草案的若干問題——兼論《保險法》的立法精神與立法技術(shù)[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2 朱曉光;;新《保險法》實施對人身保險公司經(jīng)營管理的影響——從保險合同法角度[A];山東省保險學會2009年“防控風險·化危為機·實現(xiàn)保險強省新跨越”主題征文頒獎儀式暨學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巖;;論人身保險中的保險利益[A];2004年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論壇文集[C];2004年
4 史正保;陳圣利;;保險利益之法律分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5 王衛(wèi)國;;論保險法的修改與完善——以“保險合同法”為視角[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6 吳光陸;;兩岸保險法之比較[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7 王雄飛;;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效力芻議[A];2004年上海市保險學會年會論文集——暨上海市保險學會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險》創(chuàng)刊20周年紀念[C];2004年
8 張振華;;煙草行政主管部門與打假舉報人法律關(guān)系初探[A];中國煙草學會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蔣丹;;試論無效的保險合同制度[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10 陳華良;賈蓓;;現(xiàn)行企業(yè)年金模式的受益人權(quán)益保護框架初探[A];變革中的穩(wěn)。罕kU、社會保障與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鵬;醫(yī)生為何不能成為受益人?[N];中國保險報;2007年
2 梁鵬;離婚后可否仍為前夫之受益人[N];中國保險報;2008年
3 記者 傅燁珉;變更受益人須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N];上海金融報;2009年
4 張苗;人身保險利益判定的兩種理解[N];中國保險報;2007年
5 趙玉京 丁守兵;人身保險合同之保險利益[N];人民法院報;2002年
6 唐松青;經(jīng)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同意受益人才可以轉(zhuǎn)讓受益權(quán)[N];金融時報;2003年
7 高鴻;研讀新《保險法》對保險利益的規(guī)定[N];中國保險報;2009年
8 梁鵬;受益人變更中的通知義務[N];中國保險報;2008年
9 單國勝;離婚的女婿為何還能領(lǐng)取岳父的保險金?[N];甘肅法制報;2005年
10 西安水平保險公估有限公司 周小強邋萬暄;贈送保險中的保險利益問題[N];中國保險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紅艷;保險受益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高定中;保險合同最大善意性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姜南;保險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4 尹中安;保險受益人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江麗娜;出口信用保險合同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6 朱作賢;海上保險法補償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7 呂芳榕;信托·信托產(chǎn)權(quán)·信托會計[D];暨南大學;2005年
8 姚飛;中國保險消費者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王雪杉;保險法告知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姜楠;中國壽險利益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民;論保險利益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吳軍明;保險受益權(quán)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3 洪春常;我國引進保單貼現(xiàn)法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吳文通;保險金請求權(quán)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5 王偉;談我國現(xiàn)行保險法中的受益人問題[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6 常亮;我國保險受益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熊昊婷;保險受益人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楊猛;論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之同意權(quán)[D];吉林大學;2006年
9 林軍;保險合同主體間的法律關(guān)系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10 黃春月;保險利益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83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88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