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同解除權與撤銷權之競合
本文選題:合同解除權 + 撤銷權; 參考:《求索》2010年01期
【摘要】:權利競合并非法律設計上的漏洞,司法實踐正是利用競合適用其他法律制度的可能性,達到運用法律最大化的實現(xiàn)公平的效果。對于因意思表示瑕疵而可撤銷的合同,在該撤銷權消滅之前,可能因履約過程中出現(xiàn)《合同法》第93、94條規(guī)定事由產(chǎn)生合同解除權,導致撤銷權與合同解除權競合。當合同解除權與撤銷權競合時,如果撤銷權人和解除權人為同一方當事人,應從便利權利人行使權利、更有效地保障其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fā),賦予權利人以選擇權;如果撤銷權人與解除權人非為同一方當事人,則應區(qū)分形成原因和權利人的過錯責任而定。
[Abstract]:Right concurrence is not a loophole in the design of law. Judicial practice makes 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other legal systems and achieves the effect of maximizing the use of law to realize fairness. For the contract which can be revoked because of the defect of the expression of will,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may arise from the reason of Article 9394 of contract Law during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which may result i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and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of the contract. When the right to rescind the contract is competing with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if the rescission right and the rescission right are the same party, the obligee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choo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acilitating the obligee to exercise his rights and more effectively protect hi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If the rescinder and the rescinder are not the same party, they should distinguish the cause of formation from the fault liability of the obligee.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
【分類號】:D92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尹田;法國民法中合同解除的法律適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6期
2 崔建遠;合同解除的疑問與釋答[J];法學;2005年09期
3 王碧林;論民事權利的正確行使[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4 薛孝東;合同解除的標的新論[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書峰;;物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唐婧嬋;;權利的界限?——當隱私權遭遇艷照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3 湯鵬;;淺析共同侵權行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張桂芬;;“開瓶費”收取是否合理的法學解讀[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趙江濤;;論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完善[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劉海偉;英國契約法中哈德利規(guī)則的經(jīng)濟分析[J];安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7 蔡志猛;;簡論出賣人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的性質(zhì)[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曾江波;;民事善意制度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9 曾江波;王少波;;論不當?shù)美埱髾嗯c物上請求權——以物權變動模式為中心[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10 劉承韙;;英美合同法對價理論的形成與流變[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賈愛玲;馬嬋娟;周紅占;;水權之界定[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謝海波;唐瑭;;論環(huán)境責任保險合同之原則[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鄭顯芳;;再論環(huán)境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霍騫;;論夫妻婚內(nèi)侵權的民事責任[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6 馬晶;;商法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楊志利;;強制履行、期待賠償與最優(yōu)違約救濟[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黃暉;商標權利范圍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依紹華;私營部門介入中國旅游資源開發(fā)的理論探討與實證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李靈燕;論企業(yè)內(nèi)的權力關系[D];西北大學;2003年
7 崔林林;嚴格規(guī)則與自由裁量之間[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曹興權;保險締約信息義務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胡文濤;資產(chǎn)管理公司不良資產(chǎn)轉讓的法律障礙——以交易成本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白晨航;允諾、契約義務與契約自由[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士鋒;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楊臻;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獨立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云霞;知識產(chǎn)權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f,
本文編號:1801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80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