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關于人權保護的規(guī)定評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關于人權保護的規(guī)定評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充分考慮了對人權的保護,在保護弱勢群體、法律選擇的意思自治、人格權的保護及在婚姻和繼承領域規(guī)定選擇性沖突規(guī)范等方面都體現(xiàn)了保護人權的價值取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涉及人權保護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沒有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有些規(guī)定則不能充分保障涉外民事關系當事人的人權。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要通過直接適用的法、公共秩序保留等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對人權的保護。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涉外民事關系 法律適用法 人權
【基金】:廣州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09G-09)
【分類號】:D997
【正文快照】: 加強人權保護是當代國際國內立法的價值取向之一。人權法一方面同刑法、民法等法律一樣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另一方面,人權法又是滲透在憲法與各部門法中的一種“綜合性”的法律,而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人權規(guī)范及原則幾乎滲透在一切法律部門中,并是它們應當實現(xiàn)的基本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屈廣清;;論保護弱者的國際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以沖突規(guī)范的保護方法為中心[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2 劉仁山;粟煙濤;;法律選擇中的人權保障問題——基于兩大法系司法實踐的比較研究[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愛寧;;國際人權公約特點評述[J];比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程婧;人民警察執(zhí)法視野中的公民權利及其保障途徑分析[J];公安教育;2005年03期
3 姜素紅;;論發(fā)展權的實現(xiàn)途徑[J];河北法學;2006年03期
4 明國正;馬瑞麗;;從人權法視角看我國農民工的性問題[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鄧小兵;馮淵源;;人權視野下的政府信息公開立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毛俊響;盧芳;;國際經濟組織的人權義務[J];臺聲.新視角;2005年06期
7 汪習根;涂少彬;;人權法治全球化法理分析[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3期
8 鐘會兵;作為憲法權利的社會保障權——基于文本與判例分析[J];學術論壇;2005年10期
9 賈海龍;蓋蕾;;自由貿易、人權和主權[J];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10 陳運生;;受教育權及其保障[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玉華;刑事證明標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張姝;社會保障權論[D];吉林大學;2005年
3 許詔智;貿易自由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李衛(wèi)海;緊急狀態(tài)下的人權克減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5 張蕾;論一種作為人權的財產權[D];吉林大學;2006年
6 田艷;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權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翟東堂;中國少數(shù)民族經濟權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楊道波;中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9 田曉云;論國際商事慣例及其適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10 高宇;理念·功能·技術:意思自治原則的伸展與評鑒[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夏;人權兩公約確認的個人權利的國內司法救濟措施[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魏海歡;論我國審前羈押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紀丙學;勞動教養(yǎng)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單翠春;略論兒童權利及其法律保護[D];吉林大學;2005年
5 李卓婭;歐洲人權法及其理論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陶建云;論人權國際保護與國家主權[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7 王序東;論食物權[D];吉林大學;2005年
8 蔡維生;人權視角下的健康權[D];山東大學;2005年
9 丁寧;中國集體談判法制建構[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王莉麗;公正審判權[D];外交學院;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洪艷蓉;現(xiàn)代民法中的弱者保護[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福良;姚昌金;;中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立法完善相關問題探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2 王晶;;涉外婚姻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兼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相關規(guī)定[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3 包運成;黃棟梁;;《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經常居所”規(guī)定之評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江保國;;迷宮中的路徑:論《法律適用法》之適用[J];行政與法;2011年07期
5 張敏;萬福良;;論國際私法中“直接適用的法”——兼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6 江小梅;;解讀法律適用法[J];知識經濟;2011年17期
7 孫婷;;淺析《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8 錢慧;;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法》對國際私法學說的借鑒和發(fā)展[J];經濟視角(中旬);2011年04期
9 林一;;涉外侵權關系法律適用新規(guī)介評[J];西部法學評論;2011年04期
10 黃進;;開創(chuàng)中國國際私法新紀元——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頒布實施之際[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見習記者 李吉斌 本報記者 陳麗平;涉外法律趨于完善的標志性立法[N];法制日報;2010年
2 呂巖峰;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與和諧世界建設[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劉煒;審議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草案[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4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教授 劉寧元;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體現(xiàn)中國特色[N];法制日報;2011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陳麗平 本報見習記者 李吉斌;當事人可依法選擇適用的法律[N];法制日報;2011年
7 記者 陳麗平;對“涉外民事關系”應界定[N];法制日報;2010年
8 記者 陳麗平;應明確界定涉外民事關系[N];法制日報;2010年
9 記者 席鋒宇;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明年起草[N];法制日報;2009年
10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宋連斌;制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應注意的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妮娜;著作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丁利明;國際產品責任法律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蓉;完善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立法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晶晶;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適用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全麗陽;《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的評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宋磊;試論我國涉外離婚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鄧宇亨;論涉外侵權的共同屬人法[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王慧;中國跨國收養(yǎng)法律制度之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李林;意思自治與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在涉外侵權領域沖突規(guī)范中的運用[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8 馬雯雯;我國涉外離婚的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9 劉志松;我國國際私法對弱者利益保護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10 尹英;論我國外派勞務合作合同的法律適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關于人權保護的規(guī)定評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8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8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