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辜者計劃的錯案發(fā)現(xiàn)程序
[Abstract]:Finding the innocent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effective way to find criminal error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with privat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viding legal representation or assistance in investigating cases for prisoners who claim to be innocent. Each "find innocent person" organization has established certain criteria for accepting cases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accepting cases, and has formed a case selection procedure for obtaining and evaluating the application for acquittal. In the face of the situation that the appeal is large but difficul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finding innocent person Plan" to our country's appeal system lies in that it can draw lessons from its practice in the aspects of the specific appeal case acceptance standard and examination procedure, etc. In order to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eliminate invalid complaints and correct false cases.
【作者單位】: 國家檢察官學(xué)院;
【分類號】:D9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孔娟;上訴請求的歷程——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的過程[J];法律適用(國家法官學(xué)院學(xué)報);2002年03期
2 馮軍;;刑事判決合法化的手段解讀——在政治社會學(xué)視野中的分析[J];河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尹麗華;;論刑事上訴審的權(quán)利救濟價值[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2 胡曉進;;近三十年來中國學(xué)者對美國最高法院的研究與認(rèn)識[J];美國研究;2008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牛振宇;比較與借鑒:刑事第三審程序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劉潔;論司法能動主義[D];河北大學(xué);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蘇永欽;飄移在兩種司法理念間的司法改革——臺灣司法改革的社經(jīng)背景與法制基礎(chǔ)[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凱;;工傷待遇由誰承擔(dān)?[J];勞動理論與實踐;2001年12期
2 ;消費者維權(quán)問答[J];商品與質(zhì)量;2010年45期
3 于眾;;一起死緩錯案是如何被糾正的[J];上海人大月刊;2000年01期
4 黃雄斌;;十年奔波還清白——金華錯案糾正始末[J];決策與信息;1999年07期
5 ;誰來終結(jié)錯案[J];法律與生活;2010年11期
6 李建;;全國人大就“龍江打黑第一案”做批復(fù)[J];記者觀察(下半月);2006年02期
7 蘇殿遠;;大案直擊:死刑犯死里逃生[J];民主與法制;2004年14期
8 李建;;誰該為龍江打黑第一錯案埋單?[J];記者觀察(下半月);2006年01期
9 梅雪云;;錯案,終于依法糾正[J];楚天主人;1999年06期
10 李配銀;;我在申訴時發(fā)現(xiàn)接受申訴的人和經(jīng)營者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怎么辦[J];農(nóng)村實用技術(shù)與信息;2006年08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鵬錯案警示:遏制警權(quán)濫用[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李娜 趙陽;執(zhí)法隨意追責(zé)不完善造就錯案[N];法制日報;2010年
3 記者 姜琳;理應(yīng)徹查王鵬錯案背后的種種[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李輝 申渝;杜培武錯案得到及時糾正[N];云南日報;2000年
5 楊濤;同為錯案受害人,“待遇”為何差別大[N];工人日報;2010年
6 律師手記 山東滕國律師事務(wù)所 馬士敏;歷時42年 錯案終于糾正[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2年
7 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王梓臣;美國錯案賠償問題[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記者 陸歡 魏莘;泌陽冤案得昭雪,辦錯案者被追責(zé)[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楊藹;申訴處理決定是否可訴?[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云南高院依法收正一起錯案[N];云南日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李燕;清代審判糾錯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謝媛;美國刑事錯案成因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2415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41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