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邏輯能否應用于規(guī)范——凱爾森晚期規(guī)范邏輯理論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8-12-20 10:34
【摘要】:凱爾森的純粹法學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凱爾森毫不遲疑地認為邏輯可以應用于規(guī)范;中期,面臨"約根森困境",凱爾森對"法律規(guī)范"與"描述意義上的法律規(guī)則"進行了界分,提出基于后者的變通的規(guī)范邏輯方案;晚期,凱爾森的觀點發(fā)生重大轉向,他徹底否定規(guī)范邏輯建立的可能性,認為邏輯推斷法則與矛盾律均不可應用于規(guī)范。通過對凱爾森就學者跨越"約根森困境"的四種進路所做的批判和得出的結論進行再反思,發(fā)現(xiàn)凱爾森晚期的規(guī)范邏輯理論存在著不圓融及歧誤,包括規(guī)范性質界定不明、規(guī)范問題與邏輯問題之間偷換概念、本體論探討與規(guī)范邏輯否定之間存在抵牾、從道義邏輯理論的角度看邏輯與規(guī)范并非完全無涉,以此對凱爾森晚期的規(guī)范邏輯理論進行回應并商榷。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Kelsen's pure theory of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the early days Kelsen did not hesitate to think that logic could be applied to norms; In the middle of this period, in the face of "Jorgenson's dilemma", Kelsen divided the "legal norms" and "descriptive legal rules", and put forward a logical scheme of norms based on the latter. In the late period, Kelsen's viewpoint changed greatly, and he completely denied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normative logic, and thought that the rules of logical inference and the law of contradiction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norms. Through the rethinking of Kelsen's criticism of the four approaches of scholars crossing the "Jorgenson's predicament" and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t is found that the normative logic theory of Kelsen's late period is incoherent and ambiguou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normative nature is not clear.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ontological discussion and normative logic ne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deontic logic, logic and norm are not completely irrelevant. In this way, we respond to Kelsen's late normative logic theory and discuss it.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3BFX008)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HEUCF171304)
【分類號】:D90-0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吉濤,陳黎君;三個虛構矛盾和一個事實矛盾——評凱爾森《布爾什維主義的政治理論》[J];政法論壇;2003年02期

2 郭俊義,薄振峰;凱爾森清除法學中意識形態(tài)因素探微[J];河北法學;2004年06期

3 哈特;吳曉明;;訪凱爾森[J];研究生法學;2004年04期

4 俞靜賢;;法概念與法律的規(guī)范性——以凱爾森為中心的考察[J];清華法學;2006年03期

5 聶小明;;凱爾森法律效力理論探析[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6 劉葉深;;評凱爾森的法律效力理論[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7 張恒山;;良知義務與理性“應當”之別——評自然法學義務與凱爾森實證法學的“義務”的分野[J];法學家;2007年01期

8 凌慧艷;;試論凱爾森的基本規(guī)范理論[J];法制與社會;2010年36期

9 菅從進;;凱爾森法律規(guī)范理論論要[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張書友;;動靜之間——凱爾森論法律的結構[J];研究生法學;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鄭元龍;;試述凱爾森基本規(guī)范理論[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4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連泰;法學與哲學[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苗勇;法律和幸福[N];法制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玉芝;凱爾森法哲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剛;西方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在中國[D];重慶大學;2008年

3 張浩;法律體系的自治性[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錢錦宇;論法律的基本必為性規(guī)范[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延娜;凱爾森的規(guī)范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劉晉;凱爾森純粹法理論的法學方法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瀟瀟;凱爾森法律規(guī)范理論研究[D];新疆大學;2017年

4 韓濤;凱爾森的法律效力理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楚紅梅;論凱爾森法律規(guī)范理論[D];山東大學;2007年

6 肖白;凱爾森法律效力論探析[D];湖南大學;2011年

7 楊昂;凱爾森的法與國家一元論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8 馬英;理解凱爾森[D];吉林大學;2005年

9 印月;凱爾森的法的效力與實效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劉強;凱爾森之基礎規(guī)范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3878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3878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1f9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