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陪審團制度述評
[Abstract]:"as one of the two types of ju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grand jurie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small juries with factual trial functions in terms of their functional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methods, and applicable fields." To protect citizens from baseless charges, whether they come from the government, or driven by partisan or personal hostility ", which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by the grand jury syste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in practice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more or less deviation and distortion, and even a lot of dissatisfaction. From the origin, function, operation rules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grand jury,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American grand jury system.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分類號】:D971.2;DD9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禮明;評俄羅斯刑事陪審團制度的重建[J];河北法學;2004年08期
2 甄鵬;;陪審團制度的法哲學思考——以美國陪審團制度為例[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韓鐵;;美國陪審團廢止權(quán)的歷史演變——民主與現(xiàn)代化的矛盾[J];美國研究;2008年01期
4 陳珍;;陪審團的概括裁定[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2年04期
5 涂倩筠;;陪審團制度之利弊衡量[J];民營科技;2012年09期
6 高一飛;賀紅強;;美國陪審團廢法的正當性考察[J];學術(shù)論壇;2013年06期
7 梁彩云;;美國民事陪審團的危機及其應對[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8期
8 楊新京;英國的陪審團制度[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9 易延友;陪審團在衰退嗎——當代英美陪審團的發(fā)展趨勢解讀[J];現(xiàn)代法學;2004年03期
10 曹志紅;論引進陪審團制度的可行性[J];韶關(guān)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勝;;論新型陪審團的構(gòu)建[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輝 尹海濤 李旭兵;人民陪審團背后的民意訴求[N];河南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殷春波 記者 秦峰;咸陽中院首次引入人民陪審團參與庭審[N];陜西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任生心 趙達 劉先琴;河南濮陽有個人民陪審團[N];光明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媛;人民陪審團制度應烙上“中國印”[N];法制日報;2012年
5 李肖霖;陪審團制度與審判公正[N];法制日報;2002年
6 張燕寧 謝平;香港陪審團制度淺析[N];法制日報;2003年
7 華東政法學院 朱淑麗;法國移植陪審團制的失敗[N];人民法院報;2006年
8 郭國松;香港陪審團:為公共利益而生[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9 郭國松;陪審團:讓人愛恨交加的制度[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10 記者 董建礦 通訊員 董文勝 景永利;新鄉(xiāng)中院推行人民陪審團制度[N];河南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光東;陪審團的歷史與價值[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任蓉;陪審團審判機理與實效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施鵬鵬;陪審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楊安軍;陪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潔;人民陪審員參與事實審制度構(gòu)建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李守進;俄羅斯刑事陪審團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3 楊雄英;《挑選陪審團之道:陪審團的挑選法則,藝術(shù)和學問》(第十四章選譯第13-20節(jié))(英譯漢)及翻譯研究報告[D];云南大學;2016年
4 苑寧寧;陪審團的源流變[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劉琳;中國設立刑事陪審團的可行性及實例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馬君;美國的陪審團制度[D];武漢大學;2005年
7 謝瓊;論陪審團的價值與制度構(gòu)建[D];浙江工商大學;2007年
8 孫璨;英美陪審團制度演進的解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檀磊;美國司法審判陪審團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10 苗偉;美國陪審團制度的合理性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2972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29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