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規(guī)則與事實的司法哲學(xué)范疇
[Abstract]:The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judici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ke the court at the center of the collision of multiple judicial views. Judicial practice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own judicial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judicial law, judicial philosophy should be established from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rules and facts. Judicial formal justice and judicial substantive justice constitute the cornerstone category of judicial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e judicial standards, the three elements of judicial subject and judicial behavior can be found that three pairs of basic categories coexist, that is, rule first and result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subject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negative restraint and active a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e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authority and the people's standa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passivity and judicial initia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neutrality and serv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judicature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judici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e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authority and the people's standar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se three basic categories. Examining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through the basic category of judicial philosophy is conducive to solving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judicial operation and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judicial reform.
【作者單位】: 復(fù)旦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基金】:國家“211”第三期建設(shè)項目“轉(zhuǎn)型期國家司法哲學(xué)、制度與技術(shù)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司法公信力的法理要素與指標體系研究” 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理論體系基本構(gòu)成”的最終成果之一
【分類號】:D90-0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明德;試論立法與司法的協(xié)調(diào)[J];信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6年01期
2 徐忠明;;內(nèi)結(jié)與外結(jié):清代司法場域的權(quán)力游戲[J];政法論壇;2014年01期
3 王華業(yè);;民調(diào)顯示美國人期待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機關(guān)互相配合[J];法制資訊;2009年05期
4 周安平;;涉訴輿論的面相與本相:十大經(jīng)典案例分析[J];中國法學(xué);2013年01期
5 柯抗抗;;中美司法能動主義比較分析[J];長春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15期
6 朱前星;;司法話語權(quán)的機理解析[J];聊城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1期
7 袁劍;;清代以前西藏司法特征略論[J];藏學(xué)學(xué)刊;2009年00期
8 謝冠生;;戰(zhàn)時司法問題[J];司法;2012年00期
9 劉向文,高慧銘;試析俄羅斯聯(lián)邦的司法改革[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05期
10 劉向文;高慧銘;;俄羅斯聯(lián)邦司法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2007年00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南開大學(xué)法學(xué)院教授 副院長 侯欣一;晚清的司法改革之爭[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2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張倩;美國刑事司法如何對待民意[N];人民法院報;2012年
3 中國政法大學(xué) 王元;讀龍宗智先生的《相對合理主義》有感[N];今日信息報;2011年
4 公丕祥 王利明 李林 胡建淼;四專家暢談法律體系形成后的立法與司法問題[N];人民法院報;2011年
5 陜西省委黨校法學(xué)教研部副教授 潘懷平;陜甘寧邊區(qū)刑事調(diào)解的司法效應(yīng)[N];人民法院報;2011年
6 喬曉陽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是當前實施依法治國的關(guān)鍵[N];人民日報;2014年
7 本報實習記者 尹秀竹;古老決斗術(shù)的現(xiàn)代法律審視[N];人民法院報;2009年
8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xué)法學(xué)院教授 夏勇;美國刑法的憲法制約及啟示[N];檢察日報;2002年
9 中國政法大學(xué)法學(xué)院教授 崔永東;管子對司法問題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13年
10 王琳;立法不應(yīng)對公民的訴權(quán)設(shè)防[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劉全娥;陜甘寧邊區(qū)司法改革與“政法傳統(tǒng)”的形成[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2 李鳳鳴;清代州縣官吏的司法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3 郭響宏;俄國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牛傳勇;中國少年司法的傳統(tǒng)土壤與近代萌生[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5年
5 歐陽湘;近代廣東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學(xué);2006年
6 孫日華;裁判客觀性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7 唐偉華;清前期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8 方立新;傳統(tǒng)與超越[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5年
9 鄧瑋;法律場域的行動邏輯[D];上海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金亮亮;《明清公牘秘本五種》中的司法理念與審判技巧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李燕;中國古代清官司法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5年
3 許斌海;認真對待民意[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6年
4 柳佳;晉察冀邊區(qū)司法治理初探[D];河北大學(xué);2009年
5 馮真珍;晚清傳媒對司法的影響[D];湘潭大學(xué);2012年
6 梁敏捷;試論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司法改革[D];重慶大學(xué);2008年
7 郭春陽;司法能動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納案”之辯[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8 薛珊;論我國法律的寬容性[D];河北大學(xué);2013年
9 張gY;論清末司法改革的法律文化沖突[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2年
10 周靜;論司法為民工作機制的完善[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2283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28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