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安樂死非犯罪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8-05 11:07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類的死亡觀也在逐步演變,在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和條件下,人們對死亡的態(tài)度有著截然不同的改變,安樂死便是人類死亡觀念一步步提升的產(chǎn)物。進入二十世紀后,有關(guān)安樂死的案例開始頻繁出現(xiàn),安樂死問題開始在世界范圍內(nèi)被討論和研究。受國外安樂死運動的影響,在我國也引起了各領(lǐng)域?qū)W者、專家及公眾的廣泛關(guān)注和激烈爭論。安樂死是一個涉及倫理學(xué)、醫(yī)學(xué)、法學(xué)等眾多學(xué)科的綜合性問題。對于安樂死,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觀點。各國的法律對安樂死采取的態(tài)度也不同,有的法律上允許安樂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樂死當成是犯罪,到目前為止,尚未取得一致意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對安樂死的討論也日漸增多。從近年人們關(guān)于安樂死的討論情況來看,在我國贊成安樂死、主張應(yīng)當為安樂死立法的人一直很多。從1994年起,幾乎在每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都有代表提出關(guān)于安樂死立法的議案。在當代社會,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審視安樂死必須立足倫理,要圍繞生命價值、個人自由和人權(quán)保障等來看待問題。討論安樂死的最佳情景是國家經(jīng)濟、法制、醫(yī)療保障和公民的觀念達到一定的發(fā)達水準,根本問題是病人的自由意志能夠在物質(zhì)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礎(chǔ)上得到保障。從倫理上來講,絕對禁止或全面開放安樂死均不可取,我國社會目前不具備討論安樂死的理想條件,從立法上來講,我們?nèi)孕鑴?chuàng)造條件。 本文簡要介紹有關(guān)安樂死問題的相關(guān)基本概念、國內(nèi)外安樂死非犯罪化的沿革與現(xiàn)狀,從生命倫理學(xué)、法學(xué)等多個層面試析安樂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對支持與反對安樂死的兩種觀點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分析安樂死非犯罪化的必要性以及安樂死立法可能存在的現(xiàn)實困難,在此基礎(chǔ)上對安樂死的制度設(shè)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擬在安樂死合法化與犯罪化之間選擇一條中間路線解決問題,即事實上的非犯罪化途徑,對安樂死的適用條件、程序條件兩方面進行建設(shè)性的創(chuàng)新和設(shè)想。筆者認為,只有用法律的形式確認安樂死的非罪性,才能使安樂死真正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作用。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concept of human death is also gradually evolving. Under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people's attitude to death has been completely changed. Euthanasia is the product of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death. After entering the 20th century, euthanasia cases began to appear frequently, and euthanasia began to be discussed and studied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uthanasia movement abroad, scholars, experts and the public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t in our country. Euthanasia is a comprehensive problem involving ethics, medicine, law and so on. For euthanasia, there are two views for and agains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euthanasia. Some laws allow euthanasia, others regard euthanasia as a crime, so far, there is no consensus. Since 1980's, the discussion of euthanasia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increasing day by day.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n euthanasia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o support euthanasia and advocate that euthanasia should be legislated. Since 1994, delegates have proposed euthanasia legislation almost every year at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order to make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s, euthanasia must be based on ethics, and should focus on the value of lif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 best situation of discussing euthanasia is that the national economy, legal system, medical security and citizen's concept reach a certain developed level.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that the patient's free will can be guaranteed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high civilization. From the ethics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advisable to prohibit or completely open euthanasia absolutely. At present, our society does not have the ideal conditions to discuss euthanasia. In terms of legislation, we still need to create condi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to euthanasia, the evol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euthanasia decrimina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euthanasia from the aspects of bioethics and law.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two viewpoints of supporting and opposing euthanasia,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ecriminalization of euthanasia and the possibl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euthanasia legi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ystem design of euthanasia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choose a middle route between legalization and criminalization of euthanasia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s, the de facto non-criminal approach, and make constructive innovations and ideas on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procedural conditions of euthanasi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euthanasia can play its proper role only by confirming the non-criminal nature of euthanasia in the form of law.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0.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戰(zhàn)立偉;;賭博的犯罪化與非犯罪化——兼論我國刑法對賭博的立場抉擇[J];吉林公安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6年02期

2 張桂霞;略論當前我國經(jīng)濟犯罪之刑法調(diào)控[J];經(jīng)濟師;2005年07期

3 彭勃;;“無被害人犯罪”研究——以刑法謙抑性為視角[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4 王蘭高;;安樂死的刑事理性問題[J];河南公安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6年01期

5 李友林;;安樂死在中國合法化的基礎(chǔ)與立法構(gòu)想[J];西南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2期

6 來君;;安樂死非犯罪化之解析[J];青海社會科學(xué);2006年04期

7 陸光璞;;無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初論[J];法制與社會;2008年24期

8 饒國歡;;淺論非犯罪化[J];法制與社會;2008年29期

9 鄭娟;;現(xiàn)行刑法對行政犯調(diào)整范圍之評析[J];網(wǎng)絡(luò)財富;2009年10期

10 馬樹勇;;論安樂死的非犯罪化[J];法制與社會;2009年2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雪嬌;;無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研究[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七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劉強;;論我國適當擴大犯罪圈的必要性及根據(jù)[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七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游偉;謝錫美;;非犯罪化思想及其借鑒[A];中國犯罪學(xué)研究會第十二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游偉;謝錫美;;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研究——兼論我國的“嚴打”政策[A];中國犯罪學(xué)研究會第十三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文華;;從歐盟法律規(guī)定看金融刑法的邊界[A];中國歐洲學(xué)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周光權(quán);;改革開放與刑事政策的合理化[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xué)者論壇文集[C];2008年

7 高艷東;;困境之中的毒品對策:戰(zhàn)爭、合法化還是容忍下的嚴格規(guī)制?[A];犯罪學(xué)論叢(第二卷)[C];2004年

8 陳曉明;;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幾點疑慮[A];犯罪學(xué)論叢(第六卷)[C];2008年

9 張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的中國刑罰制度改革[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八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郭開元;;論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變遷[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8)[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國川;對待安樂死法律不應(yīng)再沉默[N];檢察日報;2005年

2 琺欣;比利時也將批準安樂死法案[N];科技日報;2001年

3 云夢澤;荷蘭兒童安樂死法案引發(fā)爭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4 北京大學(xué)法學(xué)院副教授、法學(xué)博士 梁根林;非犯罪化與安樂死問題[N];檢察日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魏峗;為生命作主[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6 本版編輯 劉俊榮 董玉整 王石川;安樂死立法:一個值得沉思的提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7 劉金林;刑事立法“犯罪化”還是“非犯罪化”[N];檢察日報;2007年

8 李秀琴;美最高法院支持一安樂死法案[N];法制日報;2006年

9 袁彬 陳曉軍;預(yù)備階段中止行為應(yīng)非犯罪化[N];檢察日報;2003年

10 李秀琴;美最高法院首肯俄勒岡州安樂死法案[N];人民法院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t@;刑法視野中的安樂死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2 周國文;刑罰的界限[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6年

3 張永紅;我國刑法第13條但書研究[D];北京大學(xué);2003年

4 張志泉;日本犯罪者處遇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5 宋長海;刑罰與行政罰關(guān)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6 萬國海;經(jīng)濟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7年

7 薛靜麗;刑罰權(quán)的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8 吳富麗;刑法謙抑實現(xiàn)論綱[D];吉林大學(xué);2007年

9 黃華生;論刑罰輕緩化[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4年

10 陸岸;輕罪法建構(gòu)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洪州;安樂死的非犯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1年

2 李小旭;安樂死非犯罪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1年

3 邢學(xué)旗;安樂死合法化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2年

4 常曉;我國安樂死合法化探析[D];新疆大學(xué);2012年

5 陳瑞芳;關(guān)于鄧某買藥助母安樂死案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2年

6 單杉;非犯罪化探討[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7 何偉;關(guān)于蒲連升實施“安樂死”案的法律分析[D];蘭州大學(xué);2010年

8 曹新霞;淺析安樂死合法化的爭議與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0年

9 楊藝能;論安樂死的合法化[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10 周京菁;安樂死的合法化的研究[D];重慶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21656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1656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67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