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訴克拉珀案評析
本文選題:外國情報監(jiān)視法 + 愛國者法案; 參考:《湖南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2013年6月5日,美國《衛(wèi)報》根據(jù)斯諾登提供的信息,揭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項國內(nèi)監(jiān)控計劃。該計劃包括從外國情報監(jiān)視法庭批準的大數(shù)據(jù)監(jiān)控計劃。該計劃要求美國各大通訊公司向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交所有用戶的手機通訊記錄。2013年6月11日,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作為原告向紐約南區(qū)聯(lián)邦法院提出法律訴訟,指控美國中央情報局總監(jiān)克拉珀(James.R.Clapper)監(jiān)聽程序違反憲法,要求聯(lián)邦法院發(fā)出初步禁止令。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搜集美國公民電話記錄等數(shù)據(jù)的行為超過了《愛國者法案》第215章的授權(quán),原告要求其刪除搜集的美國公民通信元數(shù)據(jù),包括通話時間、地點、對方所在地和通話次數(shù)。2013年12月27日美國紐約南區(qū)聯(lián)邦法官威廉·波利裁決,這一監(jiān)聽項目合法。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于2014年3月向美國聯(lián)邦第二巡回法庭上訴,2015年5月美國聯(lián)邦第二巡回法院首次裁定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大規(guī)模監(jiān)聽民眾通話的行為實屬違法,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第一次。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稱第二巡回上訴法院的這一裁決是“美國公民維護權(quán)利的階段性勝利”。此案件是美國反恐怖主義立法的里程碑,本文在開頭分析了此案的的背景、分析了貫穿整個案件的五大爭議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最后探討了自由和控制、隱私權(quán)和國家安全之間的平衡。并通過分析此案件探討我國在今后的反恐立法中如何協(xié)調(diào)公民隱私權(quán)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guān)系。
[Abstract]:On June 5, 2013, the Guardian revealed a NSA domestic surveillance program according to Snowden. The plan includes the big data surveillance program approved by the 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 The plan requires major U.S. 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to file phone records with the NSA. On June 11, 2013,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filed a lawsuit with the Federal Court of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on June 11, 2013. Accusing CIA Director James.R. Clapper of unconstitutional wiretapping procedures and asking federal courts to issue preliminary injunctions.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and other data collected from US citizens' phone records exceeded the authorization of Chapter 215 of the Patriot Act. The plaintiffs asked it to delete the metadata collected for US citizens'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the time and place of calls.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of calls. December 27, 2013, U.S. Federal Judge William Polly of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ruled that the surveillance program was legal. In March 2014,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ppealed to the second Circuit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May 2015, the second Circuit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first time ruled th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s mass surveillance of public calls was illegal.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commented that the second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 ruling was a "phased victory for American citizens to defend their rights." This case is a milestone in American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ase is analyzed, the five controversies running through the case are analyzed and some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balance between freedom and control, priva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is cas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priva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our country's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in the future.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71.2;D912.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美國公民移民部 對申請收據(jù)寄送延遲的解答[J];出國與就業(yè);2008年01期
2 聶迎娉;傅安洲;;論美國公民宗教的內(nèi)涵[J];理論月刊;2011年05期
3 曾巖;;美國公民的自由與代價[J];青春歲月;2012年20期
4 小暖;;美國親屬移民解析[J];僑園;2012年10期
5 馬強;“返美許可證”與“回美證”的區(qū)別[J];華人時刊;2004年05期
6 王希;美國公民權(quán)利的歷史演變[J];讀書;2003年04期
7 ;美國規(guī)劃修改移民入籍考試制度[J];出國與就業(yè);2004年16期
8 ;新聞視窗[J];出國與就業(yè);2005年17期
9 顏永先 ,彭小華;美國公民的配偶如何申請移民綠卡[J];出國與就業(yè);1999年11期
10 ;美國公民推動政府前行[J];法律與生活;201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國連;;教育稅制在美國初建時遇到的矛盾與斗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本;美國公民和公民文化[N];南方日報;2007年
2 記者 晏忠華;巴基斯坦逮捕5名美國公民[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記者 溫憲;美國務(wù)院發(fā)布公民全球旅行警告[N];人民日報;2011年
4 周佳;選擇“綠卡”還是選擇“公民”?[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5 ;美國公民獲頒平壤“榮譽市民”[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6 記者 冉維 易愛軍;美國警告其公民,未經(jīng)允許勿入朝鮮[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7 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 陳思進;美國對公民全球征稅[N];新金融觀察;2012年
8 本報記者 杜麗娟;美國公民海外賬戶或被禁止[N];中國經(jīng)營報;2014年
9 記者 冉維 蔣國鵬;卡特將訪朝促釋美公民[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10 吳斌;綠卡 異域身份誘惑[N];北京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孔鍇;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旭平;論美國公民遷徙權(quán)的立法限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談倩倩;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公民教育政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陳彥臻;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訴克拉珀案評析[D];湖南大學;2016年
4 溫彩霞;美國公民訴訟研究及對我國的借鑒[D];復(fù)旦大學;2013年
5 孫玲;美國公民宗教的成因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彬彬;美國公民持有武器權(quán)利的歷史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肖雯;1865-1939年美國公民教育發(fā)展的歷史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8 劉露;美國全面同化的失敗[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78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07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