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歐洲法律史——全球化的視野

發(fā)布時間:2018-03-02 06:25

  本文關鍵詞: 歐洲法律史 全球化 歐洲中心主義 弗朗茨·維亞克爾 出處:《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將歐洲歷史置于全球化視野,對于"如何書寫歐洲法律史"這一根本性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是必要的。本文試圖重構"歐洲法律史"學科的自我認知,界定歐洲概念,勾勒出"歐洲法律史"學科在戰(zhàn)后歐洲形成進程中的重要時刻,探討目前既有歐洲概念的智識基礎,繼而討論該傳統(tǒng)的一些問題和分析缺陷,提出嘗試建立一種在方法論上能夠反映出跨國性特征的法律史,從而將歐洲視作世界性的區(qū)域,一個具有開放邊界、眾多重疊區(qū)域的重要法律空間,而非僅僅將其視作一種先入為主的空間研究框架。就如何把對歐洲的區(qū)域性關注與全球視角相結合的問題而言,一個具有全球視角的歐洲法律史必須依賴地區(qū)研究成果,在一個研究全球化的時代,在一個被迫或主動接受英美學術實踐的時代,保留、培養(yǎng)不同的理論和概念,以保護和促進認識的多樣性,更加重要。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how to write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law" in the view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self-cognition of the subject of "History of European Law" and define the concept of Europe. Outlining the important mo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Europe after the war by outlining the subject of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law", exploring the intellectual basis of the present existing European concept, and then discussing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analytical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 Proposing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legal history that is methodological enough to reflect the transnational character, so that Europe can be regarded as a worldwide region, an important legal space with open borders and many overlapping regions, Instead of just thinking about it as a preconceived framework for space research, a European legal history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must rely on regional research on how to combine regional concerns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In an era of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and in an era of forced or active acceptanc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academic practic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preserve and cultivat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understanding.
【作者單位】: 馬克斯-普朗克歐洲法律史研究所;華東政法大學;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律文明史”(項目號11&ZD081)子課題“法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強;中國傳統(tǒng)法的地域性論略[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臺灣法律史協(xié)會理事長黃靜嘉應邀訪問我院[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5年01期

3 葉士朋;梁治平;呂平義;;法律教育中的法律史[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8年01期

4 徐彪;"法制史"、"法律發(fā)達史"、"法律史"——一個歷史維度的觀察[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鄺良峰;;留日法政學生與清末法政學堂[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所[J];中西法律傳統(tǒng);2001年00期

7 ;2002年中國政法大學博學位論文題目[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03年02期

8 陳煜;中國法律史研究新思路——讀《禮·法·社會——清代法律轉型與社會變遷》[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2002年04期

9 田志光;;21世紀初(2001~2008年)宋代法律史研究趨向述評[J];研究生法學;2009年04期

10 林詠榮;俞教授榮根先生主講《中國古代社會法律史研究》讀后感[J];現(xiàn)代法學;199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何勤華;;西方法學觀在近代中國的傳播[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校長,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會長 何勤華;弘揚法律史的精神[N];法制日報;2011年

2 王淇;論法律史研究中的功能主義[N];吉林日報;2009年

3 華谷文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有待縱深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徐愛國;中西法律史的規(guī)范比較與結構比較[N];人民法院報;2011年

5 馮永明;經(jīng)濟變遷及社會沖突中的新法律史視角[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6 記者劉鵬;出土文獻重述先秦至魏晉法律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本報書評人 黃敏蘭;審判動物,其意安在?[N];中華讀書報;2009年

8 楊一凡;游牧法律史研究的成果[N];人民日報;2008年

9 李曙光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共和當在民主之先[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10 汪雄濤 云南大學法學院;得情與調處:古代訴訟的一個誤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素芬;明暗之間:近代中國的獄制轉型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金曉丹;法律的穩(wěn)定與變化[D];吉林大學;2007年

3 袁兆春;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法定特權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4 鄧勇;試論中華法系的核心文化精神及其歷史運行[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闡釋”與“史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寧波;抑商辯[D];蘇州大學;2009年

3 韋君妤;從《天盛律令》看西夏對外經(jīng)濟政策[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4 王軺迦;第四腳注與美國司法審查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5 周發(fā)財;法律目的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鐘紅艷;身體·懲罰史·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趙丹;專制權力與憲政自由[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8 張群;元、明、清時期人命賠償法制研究[D];南開大學;2003年

9 邱曉磊;論龐德的衡平觀[D];蘇州大學;2007年

10 楊曉暢;龐德利益理論根本訴求的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5554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15554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412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